第46章 暖芽初醒(第2页)
申时末刻,明渊在谷田边立下“暖芽碑”——碑身用四域石头拼砌,北疆黑石、江南湖石、塞北黄石、寿州青石,合刻成“暖芽初醒,千域同春”八字,每个字的笔画里都嵌着四域虎娃的乳牙碎、谷穗芒、驼铃屑、莲荷须。虎娃们摸着碑上自己的“贡献”,小少年忽然指着寿州青石上的甲叶刻痕:“这是叔叔用铠甲刻的!和北疆黑石上的驼铃印一样,都是暖芽的‘出生印’!”
酉时初刻,寿州城的“醒春鼓”敲起来了,虎娃们举着“暖芽花灯”在田垄间跑成星图——花灯是四域形状的合璧:灯顶是北疆毡帐尖,灯身是江南水榭窗,灯座是塞北驼鞍形,灯穗是寿州瓦当纹。灯光映着嫩芽的影子,甲叶纹与莲荷脉在地上织成暖的网,明渊忽然指着灯影里的重叠处:“看,这像不像四域虎娃抱着芽,在暖澜里荡秋千?”
亥时初刻,护生堂的火塘边,虎娃们围着明渊听“暖芽起源”。苏国公指着窗外的谷田:“去年元日埋下的四域合株,如今长出的不只是芽,是天下暖的‘根’。”虎娃们摸着明渊袖口的四域暗纹,小丫头忽然举起自己的暖芽绳:“等我长大了,要带着这绳去海岛,让那里的虎娃也知道,寿州的芽、北疆的芽、江南的芽、塞北的芽,都是一个暖妈妈生的!”
这一夜的护生谷田,暖芽在春风里轻轻摇晃,四域石头的碑影与花灯的光交叠,像给土地盖了层会呼吸的暖被。千里之外的四域土地上,北疆的护生草、江南的莲荷、塞北的沙枣、海岛的珊瑚苗,也在各自的季节里苏醒,带着寿州暖芽的“胎记”,在不同的水土里,长出带着本地烙印却又血脉相连的暖。
明渊在《护生芽谱》新增篇页写下:“暖芽初醒,非一域之春,乃千域之醒——北疆石护其根,江南水养其叶,塞北风塑其形,寿州光暖其心,待得千芽破土,便知暖之一物,从来不是孤生,而是天下水土合育、天下人心合护的灵物。”案头的暖芽标本上,露珠早已蒸发,却留下四域泥土的痕迹,像幅微缩的天下暖图,等着春风来,把它吹成千万个“暖芽初醒”的故事,在人间的每个角落,次第绽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