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菠萝梅的张浩渺 作品

第46章 暖芽初醒

建安三十年二月初二,龙抬头,寿州护生谷田的冻土刚化,明渊便带着虎娃们蹲在田边,看去年埋下的“暖新种”冒出第一缕芽。芽尖顶着四域泥土的混合色,叶片边缘竟天然长成甲叶与莲荷的叠纹,像把寿州的暖、北疆的风、江南的水、塞北的沙,都揉进了这抹新绿里。

苏国公的铠甲上沾着春泥,却在腰间别着虎娃们编的“暖芽绳”——用四域彩线合编,绳结里藏着北疆驼铃的碎银、江南莲籽的青壳、塞北沙枣的核、寿州谷穗的芒,走一步便发出细碎的响,惊起田埂上刚苏醒的麻雀。“陛下看,”他指着芽尖的露珠,“这滴露水里映着四域的天,像个小暖澜。”明渊笑着用狼毫蘸露,在虎娃们的护生笠上点染,笠面顿时开出甲叶与莲荷交织的花,“这是用天下的暖露,给虎娃们画的‘醒春符’。”

护生堂的“暖芽工坊”里,楚夫人正带着宫娥用四域材料做“暖芽护具”:北疆驼皮裁成甲叶形护芽套,江南丝绸缝成莲荷形暖芽袋,塞北羊毛织成沙枣形护芽帽,寿州竹篾编成龙鳞形护芽架。虎娃们抱着护具往田里跑,小丫头的护芽袋上还绣着四域虎娃手拉手的图案,“陛下,我们给每株芽都穿了‘四域暖衣’,这样它们就能知道,自己是被天下护着的芽!”

巳时初刻,明渊亲自给“暖芽一号”戴上驼皮护芽套,套口系着江南的红绳,绳头坠着塞北的银铃。护芽套刚戴上,银铃便被春风吹响,惊飞了觊觎嫩芽的蝴蝶,却引来了寿州的燕子——燕爪上沾着海岛的细沙,竟落在芽尖的露珠里,让这颗带着四域印记的芽,又添了份海岛的暖。苏国公望着燕影失笑:“当年陛下说‘暖要像燕子,年年归,处处栖’,如今这燕子,倒成了暖芽的‘传信使’。”

午时初刻,护生堂的“暖芽宴”摆开,桌上是四域合做的嫩芽菜:北疆嫩芽拌江南香醋,塞北芽饼夹寿州腐乳,江南芽羹漂着塞北奶花,最妙的是“暖芽四域粥”——用四域谷物混煮,粥面浮着甲叶形的蛋皮、莲荷状的蒸糕、沙枣样的蜜饯、谷穗形的炒米。明渊舀起一勺粥,蛋皮甲叶纹里裹着莲荷糕的清甜,沙枣蜜饯混着谷穗炒米的香脆,忽然想起虎娃们在工坊里的话:“暖芽的味道,就该是天下味道的合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