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暖荫初成
建安二十九年三月初三,上巳节至,寿州城的护生谷田已是一片新绿。明渊命人在田中央搭起“暖荫台”,台柱刻着甲叶与龙鳞的螺旋纹,台顶覆着护生草编的穹顶,边缘垂着虎娃们亲手编的“暖荫穗”——穗子用嫩芽染成浅绿,缀着明渊从宫中带来的“星甲铃”,风过处,铃响与叶动相和,竟似在唱和护生的韵律。
苏国公陪着明渊穿行在田垄间,看虎娃们举着“芽暖丈量尺”给嫩芽量身高——尺子是明渊用护生木特制的,刻度旁画着铠甲小人与龙袍小人比高的简笔,每到整寸处便刻个虎娃笑脸。“陛下快看!”小丫头踮脚指着“芽暖一号”,叶片顶端的新梢已触到“一尺三寸”的刻度,叶面上的甲叶纹因生长而舒展,竟比初萌时多了三道细脉,“它长得比我去年的护生笠还高啦!”
暖荫台上,楚夫人带着宫娥摆开“上巳礼”:青铜盆里盛着融雪水与嫩芽汁调和的“暖荫汤”,盆沿插着明渊亲手折的甲叶形纸船,船身写着虎娃们的心愿——“愿芽长成龙”“愿甲护暖长”。虎娃们排着队用细枝蘸汤,在苏国公的铠甲上点染嫩芽汁——明渊说“让铠甲沾着芽的新绿,就像当年嫩芽沾着铠甲的暖”。苏国公低头看着甲叶间的绿痕,忽然想起明渊幼年在他铠甲上画草的模样,如今这抹新绿,竟比当年的墨痕更暖,更鲜活。
巳时初刻,明渊取出珍藏的“护生印泥”——泥料掺着寿州春泥与护生草汁,颜色如嫩芽初绽的鹅黄,印面正是他连夜刻的“甲龙护荫”纹:铠甲与龙袍交叠成荫,下方护着三株嫩芽,嫩芽根部缠着虎娃们的红绳。他蹲下身,在“芽暖一号”的叶片背面轻轻按下印泥,淡黄色的甲龙纹落在翠绿的叶面上,像给嫩芽盖了枚会呼吸的“暖荫章”。虎娃们见状,纷纷捧着自己的小印泥围过来,叶片上很快落满了歪扭的“暖”字、甲叶纹、还有虎娃们的指印。
午时初刻,护生堂的“暖荫宴”开席,桌上摆着用嫩芽做的各色美食:嫩芽青团裹着铠甲纹的艾草皮,内馅是龙袍色的玫瑰酱;芽暖春卷的外皮刻着星甲花的脉络,卷着苏国公亲自炒的护生谷粒。明渊咬开青团,忽然发现玫瑰酱里藏着颗小小的银珠——是虎娃们用旧长命锁熔铸的,说“吃到银珠,嫩芽的暖荫就会护着陛下”。小少年举着春卷跑到明渊面前,春卷边缘的甲叶纹被啃出个缺口,“陛下看!我把‘暖荫’咬进肚子里啦,这样我的肚子里就有铠甲和龙袍护着了!”
申时末刻,明渊在暖荫台展开《护生暖荫图》——长卷绘着护生谷田的四季变迁,此刻画到三月,正是嫩芽初成荫的场景:苏国公的铠甲立在田边,龙袍少年蹲在芽旁,虎娃们的身影穿梭在垄间,每株嫩芽的叶片上,都用金粉勾着甲叶与龙鳞的脉络。虎娃们围过来,指着画中自己的位置笑闹,小丫头忽然发现画角藏着个小细节:明渊在自己的龙袍袖角,偷偷画了个铠甲形状的补丁,“陛下的龙袍,是不是和叔叔的铠甲一样,也有护荫的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