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暖荫初成(第2页)
酉时初刻,寿州城的上巳游行开始了。虎娃们抬着“暖荫花车”走在最前——花车以嫩芽为顶,甲叶与龙鳞为饰,车上坐着穿护生衣的“芽暖小使者”,手中举着明渊御笔“暖荫长新”的彩旗。花车经过护生谷田时,彩旗的流苏扫过嫩芽叶片,惊起的露珠落在明渊的袍角,他忽然想起苏国公说过的话:“暖荫不是天生的,是从每片叶的舒展里长出来的。”此刻的嫩芽虽未参天,却已能为脚下的草苗遮一片微荫,正如明渊与苏国公,从护一个娃、一片田,到护一州、天下,暖荫的根系,早已在岁月里悄悄蔓延。
亥时初刻,护生堂的火塘边,虎娃们抱着明渊送的“芽暖布偶”听故事。苏国公指着窗外的谷田:“当年陛下在北疆捡的护生草,如今在寿州长成了万亩暖荫,就像当年我护着陛下,如今陛下护着虎娃们。”虎娃们摸着布偶身上的甲叶纹与龙鳞边,忽然有个虎娃举起自己的小手:“等我长大了,也要给嫩芽当暖荫,就像陛下和叔叔那样!”明渊笑了,从袖中掏出片压好的嫩芽标本——叶片上的甲龙印泥已褪成浅黄,却清晰映着叶脉的走向,“暖荫会老,但暖的根不会断,就像嫩芽会结籽,籽又会发芽,护生的暖荫,从来都是一代接着一代长的。”
这一夜的护生谷田,嫩芽的影子在月光下轻轻摇晃,甲叶纹的暖荫里,藏着虎娃们的笑、明渊的笔痕、苏国公的铠甲印。千里之外的御书房里,那幅《护生暖荫图》被明渊挂在最显眼的位置,画中嫩芽的暖荫下,不知何时多了个更小的身影——是虎娃们用细笔添的“芽二代”,正从大芽的根旁钻出来,顶着片迷你甲叶,像极了明渊当年躲在苏国公铠甲后的模样。
案头的砚台里,还盛着未干的嫩芽汁,明渊提笔在图卷末端写下:“暖荫初成时,方知护生事,从来非一人之力——铠甲铸其骨,龙袍织其魂,虎娃养其心,待得荫浓时,自有新芽生。”笔尖划过纸面,墨痕落在嫩芽的根处,竟与寿州土地里的根系,在时光里悄然相接——所谓“暖荫初成”,从来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点:当嫩芽学会用叶片护着露珠,当虎娃学会用小手种下新种,当铠甲与龙袍的影子里,长出了新的护生的魂,这人间的暖荫,便真正有了永不凋零的力量,在岁月里,岁岁抽芽,代代成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