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吃菠萝梅的张浩渺 作品

第26章 岁华凝暖

建安二十八年八月初八, harvest时节,寿州的护生谷田铺成金色的海。明渊兑现了春日的诺言,身着浅金常服,带着楚夫人一同抵达寿州——龙袍下摆特意绣了谷穗纹,行走时与苏国公铠甲上的护生纹交相摇曳,像把朝堂上的庄重,揉进了田间的丰饶。

轿辇未停,虎娃们便举着明渊画的“丰收旗”涌来。旗子上的龙袍小人抱着谷穗,铠甲小人托着粮仓,正是少年亲自设计的“岁华图”。明渊笑着接过虎娃递来的谷穗,穗尖的绒毛蹭过掌心,忽然想起苏国公在信里写的:“陛下摸谷穗时,要像摸虎娃的小手,轻些,再轻些。”他低头看着穗身的星芒纹路,那是农官按他的要求,用三年时间培育出的“护生星穗”,每道纹路都对着北斗的方向,说“跟着星星长,谷米就知道往暖处弯腰”。

苏国公迎上来时,明渊忽然指着他的铠甲笑出声——肩甲处别着枚谷穗编的胸针,正是昨夜虎娃们偷偷别上的,草叶间还缠着明渊去年送的护生红绳。“叔叔的铠甲该换个样子了,”明渊伸手替他理正胸针,指尖触到甲叶边缘的护生草旧痕,“如今不是北疆的风雪,是寿州的谷香,铠甲也要沾些甜。”

一行人走向护生谷田时,楚夫人忽然指着田埂的护生棚:“渊儿瞧,那是你设计的‘穗影棚’?”棚顶的纱帐绘着星甲交辉的图案,阳光穿过纱帐,在谷穗上投下铠甲与龙袍的影子,虎娃们追着影子跑,手里的谷穗扫过明渊的袍角,像给金色的龙袍缀了圈会动的穗边。棚内摆着苏国公亲自打的谷耙,耙齿间刻着明渊的御笔“丰”,旁边堆着虎娃们编的谷草人,每个草人都穿着迷你铠甲,腰间系着明渊的“渊”字小旗。

“陛下,该开镰了!”老农夫捧着明渊赐的“护生金镰”走来,镰柄缠着楚夫人亲手绣的护生纹布,末端坠着明渊小时候戴过的长命锁——当年苏国公在流民堆捡到他时,锁上还沾着雪,如今却被磨得发亮,晃一晃便发出清响,惊飞了田埂上的麻雀。明渊接过金镰,学着苏国公的样子,弯腰割下第一束谷穗,穗头的银星坠子蹭过他的袖口——那是用苏国公旧铠甲的碎银打的,说“铠甲的光,要落在丰收的穗上”。

午间的护生赛场热闹非凡。明渊蹲在晒席旁,跟着虎娃们学筛谷——竹筛子是他命人用护生竹编的,筛沿绘着铠甲护边的纹样,筛出的谷粒落在席上,竟自然堆成了星芒形状。苏国公站在一旁,看着他沾着谷粉的指尖在筛子上轻点,忽然想起二十年前,这孩子也是这样蹲在暖阁里,用小木棍拨弄护生草的种子,奶声奶气地说“要让种子长出铠甲和龙袍”。如今种子真的长出了满田的暖,筛子上的谷粒,每一颗都映着明渊眼里的光。

“姑奶奶快看!陛下筛的谷能拼成字!”小丫头指着晒席,明渊筛出的谷粒竟连成了“护生永继”四个字,笔画间点缀着虎娃们放的护生花瓣,红的是梅,黄的是菊,像给字镶了圈会呼吸的边。楚夫人笑着摸出帕子,替明渊擦去额角的汗——帕子上绣着他百日时的脚印,如今却被他用来包谷穗,说“小时候的脚印踩在帕子上,长大了的脚印要踩在谷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