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西汉战神卫青传(第2页)
卫青一马当先,手持长枪,连续挑杀了几个匈奴将领,大声喊道:“降者免死,顽抗者格杀勿论!”匈奴人见汉军来势汹汹,知道抵挡不住,纷纷跪地投降。这场仗,汉军一共斩杀了七百多个匈奴兵,还缴获了不少牛羊和兵器,最重要的是,他们烧毁了匈奴人的祭天祭坛,拆毁了龙城的宫殿——这可是汉朝建立以来,第一次打到匈奴的圣地!
卫青带着大军,押着俘虏和战利品,浩浩荡荡地回了长安。消息传到宫里,汉武帝高兴得跳了起来,当即下令:“卫青立大功,封关内侯,赏千金!”满朝文武也都服了,再也没人说卫青是“靠姐姐上位”了,都称赞他是“天生的将才”。卫青这一战,不仅为自己赢得了荣誉,更打响了汉朝反击匈奴的第一枪,让匈奴人知道:大汉,再也不是以前那个任他们欺负的汉朝了!
汉武帝元朔二年,也就是公元前127年。匈奴人咽不下龙城战败的气,又派大军南下,这次他们主攻的是渔阳郡和辽西郡,杀了辽西太守,还掳走了两千多百姓。汉武帝接到急报,当即召集群臣商议对策。有人说:“应该派兵去渔阳、辽西救援!”可卫青却站出来说:“陛下,匈奴人狡猾,他们攻打渔阳、辽西,说不定是想吸引咱们的主力,然后趁机攻打河套地区。河套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是匈奴南下的跳板。如果咱们能拿下河套,不仅能断了匈奴的粮道,还能在那里筑城,作为抵御匈奴的前线!”
汉武帝一听,觉得卫青说得有道理,就问:“那依你之见,该如何行事?”卫青说:“臣愿率大军,从云中郡出发,向西进军,绕到河套地区的后方,出其不意,夺取河套!”汉武帝当即批准,任命卫青为车骑将军,率领三万骑兵出征。
卫青带着大军,从云中出发后,并没有直接往西走,而是先向北走了一段,假装要去救援渔阳,迷惑匈奴人。等匈奴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东边后,卫青突然下令:“全军转向,日夜兼程,直奔高阙!”高阙是河套地区北边的一个重要关隘,地势险要,是匈奴防守河套的门户。只要拿下高阙,就能切断河套地区匈奴兵的退路。
汉军一路疾驰,只用了两天两夜,就赶到了高阙。匈奴守将以为汉军还在东边,根本没设防,等汉军杀到城下,才仓促应战。卫青亲自率军攻城,士兵们个个奋勇争先,很快就攻破了城门,占领了高阙。拿下高阙后,卫青又分兵两路,一路向东,攻打河套东边的楼烦王,一路向西,攻打河套西边的白羊王。
楼烦王和白羊王听说高阙被占,都慌了神,赶紧率军撤退。可卫青早就料到他们会跑,提前在他们撤退的路上设下了埋伏。等匈奴兵进入埋伏圈,卫青一声令下,汉军从四面八方冲了出来,匈奴兵顿时大乱。楼烦王和白羊王拼死抵抗,可还是挡不住汉军的进攻,最后只能带着少数亲信逃跑。这场仗,汉军一共斩杀了五千多匈奴兵,俘虏了一百多个匈奴贵族。
卫青占领河套地区后,立即向汉武帝上书,建议在河套地区设郡,派百姓去那里屯田,同时筑朔方城,加强防御。汉武帝批准了卫青的建议,在河套地区设立了朔方郡,派了十万百姓去河套屯田,又任命苏建为朔方太守,负责筑城。朔方城筑好后,汉朝的防线向北推进了几百里,长安再也不用担心匈奴的威胁了。为了表彰卫青的功绩,汉武帝封卫青为长平侯,食邑三千八百户——也就是说,河套地区有三千八百户百姓的赋税,都归卫青所有。
卫青虽然立了大功,可他一点也不骄傲,反而更加谦逊。有一次,汉武帝赏赐给他一千金,他把其中的五百金拿出来,送给了平阳公主——因为他知道,自己能有今天,离不开平阳公主的提拔。平阳公主见卫青如此知恩图报,对他更是刮目相看。
接下来的几年里,卫青又多次率军出击匈奴,每一次都能取得胜利。元朔五年,也就是公元前124年,卫青率领三万骑兵,夜袭匈奴右贤王庭。当时右贤王以为汉军离得还远,正在帐中饮酒作乐,身边还有十几个姬妾陪着。卫青带着大军,衔枚疾走,悄悄摸到了右贤王庭外,然后突然发起进攻。右贤王吓得魂飞魄散,连衣服都没穿好,就带着一个姬妾和几百个亲信,骑着快马逃跑了。汉军一共俘虏了十几个匈奴小王、一万五千多个匈奴兵,还缴获了上百万头牛羊。汉武帝接到捷报后,特意派使者去军中,封卫青为大将军,让他统领所有的汉军,还把他的三个儿子都封为列侯。可卫青却上书推辞说:“陛下,臣能打胜仗,都是将士们拼死作战的功劳,臣的儿子们还小,没立过功,不能封爵。请陛下把封赏都给将士们吧!”汉武帝见卫青如此体恤下属,更加器重他。
要说卫青一生中最辉煌的战役,那还得是元狩四年,也就是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战。这一年,匈奴单于率领主力,躲在漠北,想引诱汉军深入,然后一举歼灭。汉武帝知道后,决定给匈奴人致命一击,他派卫青和霍去病各率领五万骑兵,兵分两路,深入漠北,寻找匈奴主力。
卫青率领的西路军,从定襄出发后,向北走了一千多里,终于在阗颜山下遇到了匈奴单于的主力。匈奴单于早就做好了准备,把十万骑兵摆成阵势,等着汉军来攻。卫青见匈奴人多,并没有贸然进攻,而是下令:“把武刚车首尾相连,结成营寨!”武刚车是汉朝的一种重型战车,车身坚固,上面还能架弓箭,用来防守再好不过。
匈奴单于见汉军筑起营寨,就下令骑兵冲锋,想冲破汉军的防线。可汉军的武刚车阵就像一道铁墙,匈奴骑兵冲了好几次,都被汉军的弓箭射了回来,死伤惨重。就这样,双方僵持到了黄昏,突然刮起了大风,飞沙走石,天昏地暗,连人都看不清。卫青一看,这是个好机会,当即下令:“全军出击!左翼部队绕到匈奴军的东边,右翼部队绕到西边,中路部队正面冲击!”
汉军将士们借着风沙的掩护,向匈奴军发起了猛攻。匈奴军本来就因为风沙乱了阵脚,再加上汉军两面夹击,顿时溃不成军。匈奴单于见大势已去,赶紧带着几百个亲信,骑着快马,从汉军的包围圈中逃了出去。卫青得知单于逃跑后,立即派轻骑兵追击,一直追了两百多里,可还是没追上。不过,汉军一共斩杀了一万九千多个匈奴兵,还占领了匈奴的赵信城——这是匈奴人囤积粮草的地方。卫青下令,把赵信城里的粮草全部烧毁,然后才率军回撤。
与此同时,霍去病率领的东路军也取得了大胜,斩杀了七万多匈奴兵,还封狼居胥山,祭天告捷。漠北之战,汉军一共斩杀了近十万匈奴兵,匈奴的主力几乎被全歼,从此再也没有能力南下骚扰汉朝,只能躲在漠北,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日子,这就是史书上所说的“漠南无王庭”。
漠北之战后,汉武帝论功行赏,封卫青为大司马,霍去病也为大司马,两人的俸禄一样。卫青虽然位极人臣,可他一点也不张扬,待人谦和,体恤士卒。每次打仗回来,他总是先把功劳分给将士们,自己从不居功自傲。有一次,一个叫苏建的将领,因为兵败,按律当斩,手下的人都劝卫青:“将军,您应该杀了苏建,立立威!”可卫青却说:“我是皇上的臣子,治军应该依法办事,不能擅自杀人。还是把苏建送回长安,让皇上裁决吧!”最后,汉武帝赦免了苏建,把他贬为庶民。
卫青不仅对将士好,对百姓也很仁慈。有一次,他率军经过一个村庄,村里的百姓因为害怕战乱,都躲了起来。卫青就下令:“不许惊扰百姓,不许抢夺百姓的东西!”士兵们都严格遵守。百姓们见卫青的军队如此纪律严明,都很感动,纷纷拿出粮食和酒,犒劳汉军。
公元前106年,卫青病逝,享年五十多岁。汉武帝得知消息后,非常悲痛,下令把卫青葬在皇陵,还把卫青的墓修成了庐山的形状,以纪念他平定匈奴的功绩。
卫青的一生,堪称传奇。他从一个地位低下的骑奴,凭借自己的本事,一步步成为大司马、长平侯,七征匈奴,无一败绩,为汉朝立下了赫赫战功。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家,更是一位品德高尚的君子——他谦逊、仁爱、体恤下属,从不居功自傲,这样的人,怎么能不让人敬佩?
正如后世有诗人赞曰:
汉祚凭谁靖虏尘?平阳家隶迥超伦。
奇兵夜破龙城月,铁骑秋澄瀚海云。
七捷功高轻画阁,千旌气肃感鸿文。
凌烟自古丹青在,犹记荒原扪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