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路逆风的80后 作品

第14章 庞涓:因妒成仇马陵恨(第2页)

齐威王听了,拍手叫好,当即命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率领八万齐军,向大梁进发。田忌心里还有点怀疑:“军师,咱们不去邯郸,真能救赵国吗?”孙膑说:“将军放心,庞涓是个孝子,他母亲还在大梁,他绝不会让大梁有失。”

庞涓在邯郸城下,正打得起劲,忽然接到探报:“齐军攻打大梁,大梁危急!”庞涓一听,慌了神——大梁是魏国的都城,还有他的母亲在城里,要是丢了大梁,他就算打下邯郸也没用。于是,他留下副将庞葱率领三万兵马继续围邯郸,自己亲自率领五万精锐,日夜兼程回救大梁。

孙膑早就料到庞涓会走桂陵道——这条道是从邯郸回大梁的近路,两旁都是高山,中间只有一条窄路,正是设伏的好地方。他对田忌说:“将军,你派一万士兵在路两旁的山上埋伏,多备弓箭和滚石;再派两万士兵在前面诱敌,假装打不过,把庞涓引进来;剩下的五万士兵,在后面截断他的退路。我在山上指挥,必能一举擒获庞涓!”

田忌依计而行,很快就布置好了埋伏。这天中午,庞涓率领大军来到桂陵道入口。前面的齐军见了魏军,打了没一会儿就往后跑。庞涓哈哈大笑:“齐军果然是胆小鬼!想跑?没那么容易!”下令全军追击。

刚进桂陵道,忽然听见山上一声炮响,紧接着,滚石如雨点般砸下来,弓箭像飞蝗一样射过来。魏军士兵被砸得头破血流,被射得像刺猬一样,顿时乱作一团。庞涓大喊:“不要慌!冲过去!”可路太窄,士兵挤在一起,根本冲不动。

这时,后面的齐军又杀了过来,截断了魏军的退路。庞涓左冲右突,手中长枪杀了十几个齐兵,可还是冲不出去。他的副将庞葱听说主帅被围,率军来救,可刚到桂陵道出口,就被齐军拦住。庞葱虽然勇猛,可齐军人数众多,一番激战下来,庞葱身中数箭,战死沙场。

庞涓见大势已去,心里又急又恨。他看着身边的士兵一个个倒下,知道再打下去就是死路一条。于是,他换上普通士兵的衣服,带着几百个残兵,从一条没人知道的小路偷偷逃了出去。

这一战,齐军大获全胜,杀了魏军两万多人,俘虏了一万多人。庞涓回到魏国,又羞又恨,魏惠王虽然没治他的罪,可看他的眼神也不一样了。

时间一晃到了公元前341年,这十年间,庞涓一直在训练兵马,想找机会报仇。他向魏惠王建议:“韩国近来与齐国走得近,还不听魏国号令,咱们不如攻打韩国,一来能削弱韩国,二来能引诱齐国出兵,好报桂陵之仇!”魏惠王觉得有理,就命庞涓为大将,太子申为副将,率领十万魏军攻打韩国。

韩国哪里是魏军的对手,五战五败,丢了好几座城池,连都城新郑都被魏军围了。韩昭侯急了,派人去齐国求救,还说愿意把韩国的一半土地送给齐国。

齐威王又召集大臣商议。孙膑说:“韩国不能不救,但若现在就出兵,魏国士气正盛,咱们损失会很大。不如先答应韩国,让他们坚持抵抗,等魏军打得筋疲力尽了,咱们再出兵,这样既能救韩国,又能打败魏国。”齐威王听了,就派使者告诉韩昭侯:“齐国马上就出兵救韩。”韩昭侯听了,信心大增,组织士兵顽强抵抗。

庞涓打了三个月,才打下新郑外围,魏军也死伤了不少,士兵都很疲惫。这时候,齐国出兵了,还是田忌为大将,孙膑为军师。孙膑还是用老办法,不打韩国,直捣大梁。

庞涓接到探报,气得咬牙切齿:“孙膑这小子,又来这一套!真当我好欺负不成?”他留下太子申率领五万兵马继续攻韩,自己率领五万精锐,回师追击齐军。

孙膑知道庞涓来了,就对田忌说:“庞涓认为齐军胆小,咱们就顺着他的意思,用减灶之计诱他上当。”田忌问:“何为减灶之计?”孙膑说:“第一天,咱们扎营时,设十万个灶,让他知道咱们有十万兵马;第二天,减到五万灶,让他以为咱们跑了五万;第三天,只设三万灶,让他以为咱们只剩三万人了。他肯定会觉得咱们胆小怕战,抛下步兵,只带轻骑追击,到时候咱们再设伏,必能擒杀他!”

田忌依计而行。第一天,庞涓派人查探齐军的灶数,听说有十万灶,心里还很谨慎;第二天,听说五万灶,觉得齐军开始逃亡了;第三天,听说三万灶,庞涓哈哈大笑:“齐军果然胆小,才三天就逃了七万多人!孙膑啊孙膑,这次我看你往哪跑!”

他手下的谋士公子卬劝道:“将军,齐军可能有诈,咱们还是小心为妙,带上步兵一起走。”庞涓不听:“我了解孙膑,他就是想跑!我要是不追上他,报不了桂陵之仇,誓不罢休!”于是,他抛下步兵,只率领两万轻骑,日夜兼程追击齐军。

孙膑早就算好了,庞涓会走马陵道。这马陵道比桂陵道更险,两旁都是参天大树,中间的路只能容两匹马并行,天黑后更是伸手不见五指。

孙膑下令:“把路两旁的树都砍了,只留下中间一棵大树,把树皮剥了,在上面写上‘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七个大字。再派一万名弩手,埋伏在路两旁的树林里,每个人都带三十支箭,约定好,只要看见树下有火光,就一起放箭,不许放过一个魏军!”然后,他让田忌率领大军在后面接应,自己带着少量士兵,假装继续逃跑,引诱庞涓进入马陵道。

这天黄昏,庞涓率领两万轻骑,追到了马陵道入口。前面的齐军跑得更快了,庞涓一心想追上孙膑,报桂陵之仇,没多想就率军进了马陵道。刚走了一半,天色就暗了下来,路也越来越窄。忽然,士兵来报:“将军,前面的路被砍倒的树挡住了!”

庞涓皱起眉头,催马来到前面,看见中间有一棵大树,树皮被剥了,上面好像有字。他心里有点疑惑,可又想知道上面写的是什么,就让人点起火把。火把一照亮,庞涓就看见了“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七个大字,顿时吓得魂飞魄散:“不好!中计了!”

话音刚落,只听见两旁的树林里一声梆子响,紧接着,万箭齐发。那箭雨来得又快又密,像乌云一样罩住了魏军。魏军士兵来不及躲闪,纷纷中箭倒地,惨叫声、马蹄声、箭雨声混在一起,乱成一片。

庞涓想拔剑指挥士兵突围,可刚举起剑,就有几支箭射中了他的肩膀和大腿。他从马上摔下来,看着周围的士兵一个个倒下,知道自己再也逃不出去了。他想起了师父鬼谷子的话“遇羊而荣,遇马而亡”,才明白“马”指的就是马陵道。他又想起自己陷害孙膑的往事,想起桂陵之战的惨败,心里又悔又恨。

庞涓仰天长叹:“我庞涓一生征战,没想到今天竟死在孙膑这小子手里,这真是天意啊!我这一辈子,就毁在一个‘妒’字上,今日一死,也算报应!遂成竖子之名!”说完,他拔出剑,往脖子上一抹,鲜血喷溅在那棵大树上,染红了“庞涓死于此树之下”七个大字。

这时,田忌率领的齐军主力也杀了过来,把剩下的魏军全部消灭。然后,齐军又回师攻打太子申率领的魏军,太子申没了庞涓的支援,很快就被打败,成了齐军的俘虏。

马陵之战,魏军十万大军全军覆没,太子申被俘,庞涓自刎身亡。消息传到魏国,魏惠王当场就哭了:“魏国的霸业,全完了!”从此,魏国元气大伤,再也没有能力称霸诸侯,而齐国则一跃成为战国七雄中的霸主。

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也评说:“庞涓之祸,起于嫉贤,终于丧身,可为世人戒。”庞涓这个人,本来是个难得的将才。他年轻时勇猛善战,为魏国立下了不少功劳;他训练的魏武卒,也是当时天下最强的军队之一。可他偏偏有个致命的缺点——嫉妒。他嫉妒孙膑的才华,怕孙膑超过自己,就不惜用卑鄙的手段陷害孙膑,结果呢?不但没害了孙膑,反而把自己逼上了绝路。这就像《菜根谭》里说的:“嫉人之能,幸人之失,是谓小人。”小人之心,最终只会害了自己。

这真是:

妒火焚心心自毁,刚愎用命命难留。

马陵道上千年恨,留给后人作警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