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西王母:昆仑神只的千年蜕变(第2页)
这时的西王母,已经不再是当年那个披散头发、手持铁钺的凶神了。她穿着黑红相间的衣服,腰间佩着白玉环,坐在瑶树下面,手里把玩着一颗红色宝珠。看到后羿趴在地上跪拜,她轻声问道:“你是人间的后羿,射下太阳拯救百姓,功劳很大,为什么来这里求我?”
后羿抬起头,眼中满是诚恳:“我虽然射下了九个太阳,却不能保证百姓永远平安。如果我老了,再发生灾祸,百姓该怎么办?求王母赐给我不死药,我希望长久留在人间,保护百姓。”
西王母听到这话,心里微微一动。她掌管不死药已经有一千年了,却从来没有轻易赐给别人——不死药是用昆仑山的仙草炼制的,一株仙草需要一千年才能炼成一颗药,如果凡人随意使用,恐怕会扰乱天地间的秩序。可后羿拯救百姓于水火,心思真诚,绝不是贪生怕死的人。她沉思了一会儿,从衣袖里拿出一个玉盒,递给后羿:“这就是不死药,夫妻一起吃,就能一起获得长生;如果一个人单独吃,就会飞升到仙界,永远离开人间。你一定要记住,不能随意使用。”
后羿接过玉盒,再三道谢,转身回到了人间。他把不死药交给嫦娥,叮嘱道:“等我处理完民间的灾害情况,就和你一起吃这药,一起保护百姓。”嫦娥接过玉盒,心里却产生了不该有的想法——她虽然爱后羿,却也向往仙界的自在逍遥,如果单独吃了这药,就能脱离凡间俗世,永远享有神仙的寿命。
有一天,后羿外出巡查灾害情况,嫦娥忍不住打开了玉盒。盒里的药丸散发着昆仑山仙草的香气,她犹豫了很久,最终还是把药丸吞了下去。过了一会儿,她只觉得身体轻飘飘的,不由自主地向天上飞去,最后落在了月亮里,成了月宫中的神仙。
后羿回来后,看到玉盒是空的,知道嫦娥已经偷吃不死药飞升到仙界,心里悲痛到了极点。消息传到昆仑山,青鸟担心西王母生气,劝说道:“嫦娥违背了王母的嘱咐,应该对她加以惩罚才对。”
西王母却摇了摇头,望着月亮的方向,轻声叹息:“她虽然有错,却也是凡人的心思造成的。月宫清冷,没有其他神仙陪伴,这已经是对她最好的惩罚了。”她没有收回嫦娥的神仙寿命,也没有对后羿降下灾祸——她知道后羿心地善良,嫦娥也不是大奸大恶之人,如果对他们加以惩罚,反而失去了神仙该有的仁厚。
自从这件事之后,西王母“掌管不死药”的传说传遍了人间。百姓不再只把她看作掌管凶煞灾祸的神仙,更把她当成能赐人长生、心怀仁厚的神明。而西王母自己,也渐渐明白:神仙的力量,不仅在于惩罚恶人,更在于保护善人,理解凡人的悲伤与欢喜。
又过了一千年,道教兴起,把世间的神仙纳入了自己的体系。西王母因为“昆仑山主神”“掌管不死药”“女性神仙”的特点,被道教尊称为“瑶池金母”,和东华帝君一起被列为男仙、女仙的领袖——东华帝君掌管男仙的名册,瑶池金母掌管女仙的名册,凡是天下的女仙,都必须经过她的认可,才能进入仙籍。
这时的西王母,形象已经完全褪去了凶神的气息。她居住在瑶池仙境的金母殿里,穿着绣有金凤花纹的仙衣,头戴九凤冠,手持玉圭,面容端庄慈祥,再也没有一点长着老虎牙齿、豹子尾巴的痕迹。她身边除了青鸟,还多了八位侍女,都穿着素色衣服,手里拿着仙花,在她身边侍奉。
每年三月初三,是西王母的生日,也是三界有名的“蟠桃会”。这种蟠桃,生长在瑶池边的蟠桃园里,分为三种:三千年成熟一次,吃了就能成仙得道;六千年成熟一次,吃了就能长生不老;九千年成熟一次,吃了就能和天地一样长寿,和日月一样永存。每逢蟠桃成熟,西王母就会邀请三界的神仙前来参加宴会,一起庆祝生日,也借着这个机会,给有功劳的神仙、有德行的人赐福。
汉武帝时期,西王母曾亲自来到人间,和汉武帝相见。那天晚上,汉武帝在甘泉宫摆下宴席,西王母乘着紫色云霞化成的车子,由青鸟引路,降临在宫殿里。她穿着用云锦织成的仙衣,头戴太真晨婴冠,身边跟着五位侍女,手里拿着灵芝、仙桃。汉武帝看到她容貌绝美,连忙弯腰行礼:“我很久前就听说王母的圣名,今天能见到您,实在是三生有幸。”
西王母笑着扶起他,赐给他一枚九千年成熟一次的蟠桃:“这颗桃子吃了能长生不老,我看你虽然有好大喜功的过错,却也心系百姓,所以赐给你这颗桃子,希望你以后能努力治理政务,给百姓带来福气。”汉武帝接过蟠桃,看到桃子像斗一样大,香气扑鼻,连忙道谢。等他吃完,西王母又给他讲解修仙的道理,叮嘱他“修仙最重要的是修养心性,而不是追求仙药、建造宫观”,之后就乘着紫色云霞化成的车子离开了。
这件事传开后,西王母“瑶池金母”的形象更加深入人心。道教典籍中,她被描述为“大地的精气所化,能孕育世间万物”的女神,不仅掌管女仙的名册,还能赐福、赦免罪过、解除危难,是三界女性神仙中地位最高的。民间百姓更是把她当成“送子娘娘”“福禄女神”,凡是求子、求福气、求平安的人,都会供奉西王母的画像,烧香祈祷。
蟠桃会上的热闹景象,更是被传为仙界的美谈。每逢三月初三,各路神仙都会前往瑶池:太上老君骑着青牛,手持拂尘;东华帝君乘着白鹤,手里拿着玉如意;八仙则驾着各自的法宝,说说笑笑地赶来。西王母坐在金母殿的主位上,等神仙们到齐后,就让侍女端上蟠桃和玉液琼浆。众仙举起酒杯一起庆祝,有的谈论道法,有的吟诵诗句,有的欣赏瑶池的仙乐和舞姬,一派祥和的景象。
有一次,卷帘大将(后来的沙和尚)在蟠桃会上不小心打碎了琉璃盏,西王母虽然有些不高兴,却也没有施加重罪,只让玉帝把他贬到人间——这并不是她纵容犯错,而是她知道卷帘大将本性不坏,只是一时疏忽,如果严厉惩罚他,反而失去了神仙应有的宽容。从这件事也能看出她作为女仙领袖的仁厚与智慧。
从《山海经》里“长着老虎牙齿、豹子尾巴”的凶神,到《穆天子传》中“在瑶池宴饮”的君主式神仙,再到道教里“瑶池金母”这样的女仙领袖,西王母的形象演变,就像一部浓缩的“人类对神仙的认知史”。
上古时期,人类面对危险的自然环境,需要一位能震慑凶煞灾祸、主持公正的神仙,于是西王母以凶神的样子出现;当人间秩序逐渐稳定,人类渴望和神仙沟通,建立人类与神仙和谐共处的关系,于是西王母有了和穆天子宴饮的温情;当人类开始追求长生和幸福,道教体系需要一位仁厚、慈祥的女性主神,于是西王母成为了掌管不死药、举办蟠桃会的瑶池金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