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学究 作品

第298章 圣旨到(第2页)

“父亲放心。”陈太初声音平淡,却带着不容置疑的杀伐之气,“跳梁小丑,蹦跶不了多久。染墨已在查,待证据确凿,便是他授首之时。”

一家人正说着话,暖阁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紧接着是王府总管陈福略带紧张的通禀:“王爷!府门外有天使持圣旨到!”

暖阁内瞬间一静。

炭火噼啪,孩童的嬉闹声也戛然而止。

赵明玉脸上的温婉笑意凝住,眼底忧色更深。

韩氏和柳氏面面相觑,不安地绞紧了手中的帕子。

陈守拙浑浊的老眼闪过一丝茫然,随即被一种深沉的忧虑取代。 陈菁华更是下意识地挺直了脊背,紧张地看着大哥。

陈太初面色如常,放下筷子,缓缓起身。

玄色蟒袍在烛火下流淌着冷硬的光泽,方才那点暖意瞬间从他眼底褪去,只剩下深潭般的沉静。

“更衣,开中门,接旨。”

王府正堂。

香案早已备好,烟气袅袅。

宣旨太监一身簇新的绯红蟒袍,面白无须,手持明黄卷轴,身后跟着两名面无表情的皇城司侍卫。

他目光扫过跪在香案前的陈太初及一众家眷,尖细的嗓音在肃穆的厅堂中响起,带着一股居高临下的冰冷:

“大宋皇帝敕曰:咨尔秦王太初,忠勤体国,勋着海疆。今闻尔自琉球返京,朕心甚慰。然,国之重器,不可一日无主。工部所辖天工院,乃社稷之砥柱,军国之根本。近年所司,因循守旧,几无寸进,实负朕望!着即加封秦王太初,领工部尚书衔,兼掌天工院督造事!务须革除积弊,锐意精进,速造新器,以壮国威!钦此——!”

“臣,陈太初,领旨谢恩!”陈太初声音平稳,双手接过那卷沉甸甸的明黄绢帛。

指尖触及那冰冷的丝滑,心底却是一阵冷笑。

革除积弊?锐意精进?速造新器?

好一个冠冕堂皇的旨意!

赵桓这是将他架在火上烤!

天工院早已不是他当年一手打造的那个汇聚天下奇才日夜轰鸣的“神工坊”!

秦桧把持数年!

塞满了阿谀奉承之徒!贪墨成风!

真正的大匠要么被排挤出走!

要么心灰意冷!

剩下的不过是一群混吃等死的蠹虫!

蒸汽机改良三年毫无寸进?!

“惊雷铳”射程卡在百步?!

连“飞天神鸢”都摔了七八架?!

这些烂账如今全甩到他陈太初头上!

要他去收拾这个烂摊子!

还要“速造新器”!

这哪里是委以重任?!

分明是一道裹着蜜糖的催命符!

成了是他陈太初应尽之责!

不成便是他无能!辜负圣恩!正好给了赵桓和秦桧削权夺位的口实!

宣旨太监皮笑肉不笑地虚扶一把:“秦王殿下,陛下对您可是寄予厚望啊!这天工院和工部,往后可就全仰仗您了!陛下说了,年关将近,就不必急着进宫谢恩了,待您整顿好院务,再行觐见不迟。” 话里话外,催促之意昭然若揭。

“有劳!”陈太初面色平静,示意陈福奉上早已备好的红封,“天寒地冻,公公辛苦。”

太监掂了掂红封的分量,脸上总算挤出一点真切的笑意:“王爷客气!那咱家就先行回宫复命了!”说罢,带着侍卫扬长而去。

正堂内,气氛凝重。

陈守拙被陈菁华和刘氏搀扶着,枯瘦的手紧紧抓着拐杖,老脸上满是忧惧:“元晦这这工部天工院那是秦桧的地盘啊!那厮心狠手辣!这这分明是挖了个火坑让你跳啊!”

赵明玉走到陈太初身侧,素手轻轻覆上他紧握圣旨的手背,入手一片冰凉。

她低声道:“夫君陛下此举恐非善意。秦桧在工部经营多年,树大根深,更兼科学院如今怕是已成泥潭。此去凶险万分。”

陈太初反手握住妻子微凉的手,指尖传来一丝暖意。

他抬眼,目光扫过父亲担忧的脸,妻子紧蹙的眉,弟弟紧张的眼神,还有韩氏、柳氏不安的面容。

“无妨。”他声音低沉,却带着一种磐石般的沉稳,“既是火坑,跳下去便是。秦桧跳梁小丑而已。”

他顿了顿,目光投向门外铅灰色的天空,仿佛穿透了重重宫阙,看到了紫宸殿上那双猜忌的眼睛,也看到了琉球港外那片翻涌着暗流的墨绿色海疆。

“染墨那边海盗的事,让他抓紧。”他收回目光,对侍立一旁的亲兵统领王烈沉声道,“朴承嗣活得太久了。”

“是!末将即刻传讯琉球!”王烈抱拳领命,眼中寒光一闪。

陈太初将圣旨随手递给赵明玉,转身走向暖阁,玄色蟒袍在冰冷的地砖上拖出长长的暗影。

“吃饭。”

声音不高,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暖阁内,羊肉锅子依旧热气腾腾。

只是那氤氲的热气之后,家宴的温馨之下,已然暗流汹涌。

硫磺的焦糊气,似乎又从遥远的琉球,悄然弥漫到了这开德府的秦王府邸。

而一场围绕“天工院”的无声硝烟,已然在圣旨展开的瞬间,悄然点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