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宓 作品

第416章 汴河风起承医脉,宋境戾影续凶顽(第2页)

灵枢眼神一沉,心中警铃大作:“余孽竟想在药王诞作乱,危害百姓!我们必须在三日内找到分舵,抓住黑煞,阻止他们的阴谋,绝不能让百姓陷入危难!”

就在这时,灵枢怀中的青铜镜突然泛出青金光芒,光芒越来越盛,镜中缓缓浮现出墨瑶祖师的虚影。祖师身着粗布医袍,手持青铜药杵,面容慈祥却眼神凝重,与灵枢梦中所见一模一样。“灵枢、素问,” 墨瑶祖师的声音温和却极具穿透力,“墨渊余孽的目标不仅是药材与医典,还有汴京地脉下的墨家‘镇邪鼎’。此鼎是当年我与道家先祖共同铸造,能压制天下戾气,若被余孽夺走,他们就能用鼎力重聚戾气,复活墨渊的残魂!三日后药王诞,百姓聚集在药王庙,阳气旺盛,余孽会借百姓的阳气强行开启镇邪鼎的封印,你们需提前前往守护,绝不能让鼎落入恶人之手!” 虚影渐渐消散,青铜镜恢复正常,可灵枢的心却沉了下去。他握紧青铜镜,语气凝重:“没想到余孽的真正目标是镇邪鼎!这鼎是墨家传下的至宝,若被余孽用来复活墨渊,后果不堪设想。我们明日一早就去汴河旁的破庙,抓捕黑煞,查清余孽的具体计划,绝不能让他们的阴谋得逞!”

四、未时道墨联手破阴谋

未时的汴河旁,雾气比清晨更浓,河面上飘着一层淡淡的幽绿,与岸边的破庙相互映衬,透着说不出的诡异。这破庙不知废弃了多少年,庙门早已腐朽,门板上的神像只剩下半截,被黑气笼罩,庙檐下的蛛网沾着灰尘,在风中轻轻晃动,像鬼爪般狰狞。破庙的门缝里渗出淡淡的黑气,与灵枢袖中青铜符的感应相互呼应 —— 这里正是墨渊余孽的汴京分舵。

灵枢、素问、沈念安与李修远,还有三位惠民药局中精通针灸祛邪之术的医者,一同来到破庙外。灵枢早已通过药局的关系,联系上汴京上清观的玄清道长 —— 玄清是玄机子的第三代传人,精通道家阴阳阵术,此刻正带着五位身着素色道袍的道家弟子,手持太极符,在破庙四周快速布阵。

道家弟子们动作整齐划一,将太极符按 “乾、坤、震、巽、坎、离、艮、兑” 八卦方位贴在地面,符面泛着淡金,用青铜丝连接成阵。玄清道长手持拂尘,站在阵眼中央,口中念着道家咒语,随着咒语声,阵内的淡金光芒越来越盛,形成一道无形的屏障,将破庙团团围住。

“灵枢先生,阴阳锁邪阵已布好,” 玄清道长走到灵枢身边,轻声说道,“此阵能锁住阵内的戾气,不让余孽向外扩散,且阵眼对准破庙大门,只要余孽踏出庙门,就会被阵力困住,无法逃脱。你们可放心入庙抓捕黑煞,我们在阵外接应,防止有漏网之鱼。”

灵枢点头,握紧手中的三齿刀,对身后的众人道:“入庙后,优先驱散被戾气控制的百姓,尽量不伤及性命;黑煞是首领,需留活口审问,查清余孽总舵的位置。大家小心,余孽手中可能有戾气武器。”

说完,灵枢率先推开门,破庙内阴暗潮湿,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戾气,呛得人喉咙发紧。地面散落着泛绿的引气丝,像毒蛇般缠绕在石柱上,正中央的石台上,放着个泛绿的青铜盒,盒盖缝隙中渗出黑气,还传来 “滋滋” 的声响,显然装着大量戾气。

十几个穿灰布衫的汉子手持长刀,围着石台站成一圈,为首的是个身材高大的汉子,比周围的人高出一个头,脸上蒙着一块黑色面罩,只露出一双泛着幽绿的眼睛,眼神凶狠,正是分舵首领黑煞。

“灵枢,你果然有本事找到这里!” 黑煞的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透着几分诡异的兴奋,“墨渊大人早就说过,你是墨家最后的传人,只要杀了你,夺了医典与圣火核心,再拿到镇邪鼎,就能复活大人,让大人统治天下,到时候,所有医者都会成为我们的奴隶!”

“痴心妄想!” 灵枢挥刀朝着黑煞砍去,刀背矩尺纹泛着金光,“墨渊作恶多端,晚唐时已被圣火重创,魂魄溃散,你们这些余孽却仍执迷不悟,为虎作伥,今日定要将你们一网打尽,为天下百姓除害!”

黑煞不闪不避,挥起手中的青铜刀迎击。他的刀身泛着浓重的黑气,显然是用戾气炼制过的邪器。“当” 的一声脆响,两刀相撞,金光与黑气激烈碰撞,发出 “滋啦” 的声响,黑煞被震得后退三步,而灵枢则稳稳站在原地,刀背的金光丝毫未减。

“就凭你们这点本事,还想挡住我们?” 黑煞冷笑,从袖中掏出一枚青铜哨,放在嘴边用力一吹。尖锐的哨音带着戾气,像针一样刺进每个人的耳朵。围着石台的灰布衫汉子们听到哨音,眼神瞬间变得空洞,身上的黑气暴涨,像疯了一样朝着灵枢等人冲来,手中的长刀胡乱挥舞,连身边的同伴都不放过。

“大家小心,这些人都是被戾气控制的百姓!” 素问大喊,她掏出火神镜,将圣火盏的光芒反射到冲来的汉子身上,“用融气针法驱散他们体内的戾气,别伤了他们的性命!”

沈念安与李修远立刻行动,两人手持改良火神针,快速在冲来的汉子身上施针。沈念安瞄准汉子们的 “百会穴”—— 这是戾气侵入脑海的关键穴位,针一刺入,针尾的导气结就泛出淡金,快速吸附着戾气;李修远则针对 “气海穴” 施针,驱散汉子们体内聚集的戾气。

被金光与银针双重作用,汉子们身上的黑气快速消散,眼神渐渐恢复清明。有个汉子看着自己手中的长刀,又看了看周围的破庙,突然跪倒在地,痛哭道:“我... 我怎么会在这里?我记得我是来汴河打渔的,怎么会拿着刀?刚才像做了一场噩梦,什么都不记得了!”

其他汉子也纷纷反应过来,有的认出了身边的同乡,有的想起了被黑煞胁迫的经过,都跪倒在地,请求原谅。“我们都是被黑煞抓来的,他用我们家人的性命威胁我们,逼我们喝了带戾气的汤药,之后的事情就什么都不知道了!”

黑煞见同伴纷纷倒戈,心知大势已去,转身就想从破庙后门逃跑。可他刚跑到门口,就被玄清道长布下的阴阳锁邪阵挡住,阵内的淡金光芒像墙一样将他困住,无论他怎么冲撞,都无法突破。

“黑煞,你已无路可逃,乖乖束手就擒吧!” 玄清道长站在阵外,手持拂尘,语气威严,“说出你们总舵的位置与首领的身份,或许还能从轻发落!”

黑煞却突然大笑起来,笑声凄厉,在破庙中回荡:“想抓我?没那么容易!我早就将镇邪鼎的封印位置传给总舵了!三日后药王诞,总舵首领亲自来取鼎,到时候汴京会变成人间地狱,你们所有人都会死!” 他突然转身,朝着石台上的青铜盒扑去,想引爆盒内的戾气,与众人同归于尽。

灵枢眼疾手快,挥刀朝着黑煞的手腕砍去。“噗嗤” 一声,黑煞的手腕被刀背击中,青铜盒掉落在地。素问立刻冲上前,将圣火盏放在青铜盒旁,圣火光芒笼罩住盒子,盒内的黑气被快速驱散,最终化为一缕青烟消散。

黑煞被制服,押回惠民药局审问。可无论众人如何询问,他都紧咬牙关,不肯透露总舵的位置与首领的身份,只反复念叨着 “墨渊大人会复活”“你们都会死” 之类的疯话。

“看来余孽的总舵隐藏得极深,” 灵枢皱起眉头,坐在药局的书房中沉思,“三日后的药王诞,我们不仅要守护镇邪鼎,还要防备总舵的袭击,不能有丝毫大意。”

玄清道长坐在一旁,手中拿着一杯热茶,缓缓开口:“上清观藏有道家传下的‘汴京地脉图’,图上标注着汴京地脉的走向与关键节点,镇邪鼎的位置应该也在图上。明日一早,我们可一同前往查看,找到镇邪鼎的具体位置后,在鼎周围布下‘道墨联合阵’,用圣火核心与太极符增强阵力,定能挡住余孽的袭击。”

李修远也接口道:“我明日一早就去太医局禀报此事,请求官府派禁军支援。药王诞当天,让禁军在城南的药王庙与镇邪鼎所在区域加强巡逻,保护百姓安全。药局的医者也会做好准备,携带祛邪汤与圣火灰烬,随时为被戾气侵袭的百姓治疗。”

灵枢点头,心中稍稍安定。他望着窗外渐渐暗下来的天色,眼神坚定:“道墨联手,官府支援,再加上百姓的信任,我们定能守住镇邪鼎,阻止余孽的阴谋,守护汴京的安宁,让墨家医道的传承在宋朝得以延续。”

五、酉时古迹藏秘留悬念

酉时的汴京,夕阳将汴河染成一片温暖的橘红,河面上的船只渐渐归港,船帆收起,像一只只停歇的鸟儿。惠民药局的藏书楼内,烛火通明,灵枢、素问、玄清道长与李修远正围着一张泛黄的羊皮图纸 —— 这是上清观珍藏的 “汴京地脉图”,图纸上用朱砂标注着地脉的走向,在汴京城南的位置,有一个醒目的红点,旁边写着 “墨家古迹?镇邪鼎” 的字样。

“这墨家古迹是晚唐时墨家传人修建的,藏在城南地下三丈处,” 灵枢指着图纸上的红点,手指轻轻拂过图纸上的纹路,“我曾在《墨道机关谱》中见过记载,古迹内布着‘护鼎阵’,此阵需用墨家血脉激活青铜符,再配合道家阴阳术引导太极符,两者合力才能开启,寻常人根本无法靠近镇邪鼎。明日我们就去古迹探查,检查护鼎阵的完好度,再布下道墨联合阵,防备余孽袭击。”

玄清道长凑近图纸,仔细观察地脉的走向,手指顺着朱砂线移动:“地脉图显示,汴京的地脉与终南山的地脉相通,镇邪鼎正好位于地脉的交汇处,能借两地地脉之气压制戾气。余孽若想开启鼎的封印,需借助大量阳气 —— 药王诞当天,百姓聚集在城南的药王庙,阳气最为旺盛,正是他们获取阳气的最佳时机。我们需在药王庙与墨家古迹之间布下三道防线,阻止余孽靠近古迹。”

李修远则在整理藏书楼的医典,突然,他从一堆晚唐医书中翻出一本封面破旧的《墨家医道残编》。他翻开书页,发现里面竟记载着镇邪鼎的使用方法,急忙招呼众人来看:“你们快来看!这残编里写着,镇邪鼎需与圣火核心配合使用,才能发挥最大威力。若遇到大规模戾气侵袭,将圣火核心放入鼎内,鼎身会泛出青金光芒,形成‘镇邪罩’,笼罩方圆十里范围,戾气无法侵入罩内,还能净化罩内已有的戾气。”

灵枢接过残编,小心翼翼地翻看,书页已经泛黄发脆,部分字迹模糊不清,却仍能辨认出关键内容。在残编的最后一页,他发现了几行用墨瑶祖师笔迹写下的小字批注:“宋境戾气复,需以鼎为基,以芯为引,以道为辅,以医为盾,四者合一,方能破顽邪,保苍生。”

“祖师早已预见宋朝会遭遇戾气之祸,” 素问感慨道,眼中满是敬佩,“我们定要按祖师的提示,做好万全准备,不让余孽的阴谋得逞,守护好汴京百姓。”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灵枢、素问、玄清道长与沈念安就带着青铜符与太极符,前往汴京城南。墨家古迹的入口隐藏在一棵千年老槐树下,老槐树的树干粗壮,需三人合抱才能围住,树干上刻着极细的墨家矩尺纹,不仔细看根本无法发现。

灵枢掏出青铜符,将符贴在矩尺纹的中央,指尖划破掌心,一滴鲜血滴在符面上。鲜血一接触符面,符面瞬间泛出青金光芒,与树干上的矩尺纹相互呼应。只听 “轰隆” 一声轻响,老槐树下的地面缓缓裂开,露出一个三尺宽的入口,里面泛着淡青微光,与灵枢的青铜符相互感应。

四人依次走进入口,里面是一条狭窄的地下通道,通道两侧的石壁上刻着墨家 “兼爱济世” 的铭文,铭文间嵌着极细的青铜丝,泛着淡金,与终南山墨家秘境的铭文相似,只是部分铭文旁有宋朝修补的痕迹,显然有人在宋朝时修缮过古迹。

通道尽头是一间圆形密室,密室直径约三丈,中央矗立着一尊三尺高的青铜鼎 —— 这就是镇邪鼎!鼎身刻着墨家矩尺纹与道家太极图,两种纹路相互缠绕,在鼎腹形成一个巨大的 “镇” 字,鼎身泛着淡金,与灵枢怀中的圣火核心产生强烈共鸣。灵枢掏出圣火核心,核心一离开衣襟,就泛出青金光芒,鼎身的纹路也随之亮起,光芒交织,将整个密室照亮。

“这就是镇邪鼎!” 灵枢激动地走上前,指尖轻轻触碰鼎身,能感受到鼎内蕴含的强大力量,“鼎身完好无损,护鼎阵也没有破损,我们只需将圣火核心放入鼎内,再配合道墨联合阵,就能守住它,不让余孽夺走!”

玄清道长则在密室四周贴太极符,他将符按八卦方位摆放,符面泛着淡金,与鼎身的光芒相互呼应:“这阴阳阵与护鼎阵相互叠加,再加上圣火核心的力量,就算余孽来再多的人,也无法突破阵力,靠近镇邪鼎。”

就在这时,沈念安突然指着鼎底,声音带着惊讶:“师父,您看鼎底!这里有一行新刻的字!”

众人急忙围过去,只见鼎底刻着一行泛着幽绿的字迹,像是用戾气写就,字体扭曲,透着诡异:“三日后,药王诞,总舵至,鼎归我,墨渊醒,天下亡!”

灵枢脸色骤变,袖中的青铜符突然剧烈发烫,符面映出一个模糊的人影 —— 那人身着黑袍,脸上蒙着黑色面罩,只露出一双泛着幽绿的眼睛,手中拿着一枚残缺的青铜棺钥匙,钥匙上的纹路与当年墨渊用来开启青铜棺的钥匙一模一样。

“是余孽的总舵首领!” 灵枢握紧手中的三齿刀,刀背矩尺纹泛着金光,“他已经知道镇邪鼎的位置,还想在药王诞当天,用青铜棺钥匙的力量开启镇邪鼎的封印,复活墨渊的残魂!”

玄清道长的脸色也变得凝重,他看着鼎底的字迹,语气沉重:“青铜棺钥匙能吸收天下戾气,若与镇邪鼎结合,确实能强行开启封印。我们必须在药王诞当天加强防备,不仅要守护镇邪鼎,还要阻止首领使用青铜棺钥匙,绝不能让墨渊残魂复活!”

众人立刻返回惠民药局,与李修远商议对策。经过一番讨论,众人决定在药王诞当天分三路防守:灵枢与沈念安留在墨家古迹,守护镇邪鼎,若余孽来袭,便启动护鼎阵与圣火核心;素问与李修远带领药局医者在药王庙为百姓施药,同时监视余孽动向,一旦发现异常,立刻用墨家机关螺发出信号;玄清道长则带领道家弟子与官府禁军,在药王庙与墨家古迹之间布下三道防线,阻止余孽靠近古迹。

药王诞当天,汴京城南的药王庙热闹非凡。百姓们穿着新衣,手持香烛,前来祈福,庙前的空地上摆满了摊贩,卖小吃的、卖饰品的,吆喝声不绝于耳。惠民药局的医者们在庙旁搭起帐篷,为百姓免费施药、义诊,一切都井然有序,透着太平盛世的景象。

可灵枢袖中的青铜符却突然发烫,烫得他指尖发麻。紧接着,镇邪鼎所在的密室传来 “轰隆” 一声巨响 —— 显然是余孽的总舵首领带着大批傀儡,袭击了墨家古迹!

“不好,余孽来了!” 灵枢大喊,拉着沈念安就往古迹方向跑。远处的汴河旁,雾气突然变得浓重,泛着幽绿,一个身着黑袍的身影在雾中缓缓浮现,正是余孽的总舵首领。他手中握着那枚残缺的青铜棺钥匙,钥匙泛着幽绿,与镇邪鼎的方向相互呼应,首领正一步步朝着古迹走来,身后跟着数百个泛着黑气的傀儡,像一支来自地狱的军队。

灵枢握紧手中的三齿刀,圣火核心泛着青金光芒,贴在胸口,给了他无穷的力量。他望着越来越近的黑袍首领,心中坚定:“今日,就让我们与余孽做个了断,守护镇邪鼎,守护汴京百姓,守护墨家医道的传承,绝不让墨渊残魂复活,绝不让天下苍生陷入浩劫!”

可灵枢没发现,黑袍首领的袖中,还藏着另一枚泛绿的青铜片,片上刻着 “墨渊残魂” 四字,片身泛着的黑气与青铜棺钥匙相互呼应;更没发现,汴京的地脉突然剧烈颤动,地面隐隐泛出幽绿,与终南山的地脉产生共鸣,终南山青铜棺的震颤声透过地脉传来,越来越清晰,像是在呼应首领手中的钥匙,渴望着被开启。

黑袍首领站在墨家古迹外,望着赶来的灵枢,发出一阵诡异的大笑,笑声在空旷的郊外回荡,让人不寒而栗:“灵枢,三百年了,你还是这么执着于守护!今日,我会用镇邪鼎的力量,复活墨渊大人,让墨家医道彻底断绝,让天下成为戾气的乐园!你就等着亲眼看着你的传承、你的信仰,全都毁在你的手里吧!”

夕阳渐渐落下,汴河的雾气越来越浓,泛着幽绿,像一张巨大的网,笼罩着墨家古迹与远处的药王庙。灵枢握着圣火核心,望着首领手中的青铜棺钥匙,心中清楚 —— 今日的战斗,是墨家医道与墨渊余孽的终极较量,胜则汴京安宁,医道传承得以延续;败则天下大乱,苍生陷入浩劫。

镇邪鼎能否在余孽的袭击下安然无恙?灵枢能否毁掉青铜棺钥匙,阻止墨渊残魂复活?药王庙的百姓与医者,能否在素问与李修远的保护下避开戾气侵袭?宋朝的禁军与道家弟子,能否挡住傀儡的进攻?一切,都要等到战斗结束,才能见分晓。而这场跨越唐宋的医道坚守之战,也即将迎来最关键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