韵宓 作品

第332章 星针护灵脉:仙草血咒,山河蛊变

星针护灵脉:仙草血咒,山河蛊变

一、药田异相?朱草泣血映蛊纹

咸阳城的孟春,灵枢蹲在药田边缘,指尖抚过清瘴草的叶片。本该翠绿的草叶上,赫然爬满蛛网状的紫纹,叶脉间渗出的汁液呈暗红色,在晨露中凝成细小的血珠。这诡异景象,与古籍中“仙草血咒”的记载不谋而合。据《神农异志》所言,上古时期,曾有朱草、祝余、不死草等仙草受血咒侵染,引发天地异变。

“先生快看!”弟子阿桑的惊呼打破死寂。灵枢抬头,看见药田中央的息壤堆突然裂开,一株从未见过的植物破土而出:茎干如珊瑚般剔透,却缠绕着人面蛇身的蛊虫,花瓣呈骷髅状,每片都刻着《山海经》中“巴蛇吞象”的纹样。更诡异的是,花朵中心滚动的露珠里,倒映着太医院的琉璃瓦顶。

“这是中了血咒的变异之草。”素问的声音带着颤抖,她翻开泛黄的《百草秘录》,“相传朱草本是祥瑞之草,‘其状如小桑,枝干似珊瑚,叶如翠羽,实如丹砂’,若遇世道清明,能生赤珠,服之可延年益寿;但一旦沾染血咒,便会‘叶生紫纹,汁化赤血,见之则山崩川竭’。如今这株植物,与被血咒侵蚀的朱草征兆相符。”她顿了顿,又指着旁边枯萎的祝余草,“还有这祝余,《山海经》载‘其状如韭而青华,食之不饥’,受血咒影响后,草叶上会凝结出‘蛊’字霜花,成为引蛊之物,眼前的情形,皆是血咒作祟的明证。”

灵枢捏碎一枚星纹针,针尖血珠滴在草叶上,紫纹竟如活物般蜷缩,露出叶片底部的蛊文:“以草为媒,饲我百蛊”。他突然想起父亲手札中的残句:“灵脉断,则蛊王生”,抬头望向远处的终南山,发现山体轮廓竟与《山海经》中“烛龙”的蜷曲形态重合,而药田的位置,恰在烛龙“心脏”处。

“阿桑,去请王掌柜来。”灵枢的星纹针指向药田东北角,那里的土壤泛起诡异的黑色,“三日前他说要采‘龙舌兰’,可曾动过此处?”弟子刚转身,脚下的土地突然塌陷,露出深达丈许的坑洞,洞壁上密密麻麻嵌着药农的骸骨,每具骸骨手中都攥着半株植物,植物根部缠着“飞头蛮”的触须。

阿桑的尖叫未落,坑洞中腾起绿色烟雾。灵枢迅速甩出金针布成结界,却见烟雾中浮现出无数人脸,正是失踪的药农。他们的眼睛被“蜮民”占据,口吐黑血唱着《楚辞?国殇》:“操吴戈兮被犀甲,车错毂兮短兵接...”黑血滴在药草上,瞬间开出妖异的曼陀罗花,花蕊中躺着刻有“蛊”字的青铜牌。

素问捡起铜牌,背面的纹路让她瞳孔骤缩:“这是‘相柳’的鳞片纹!当年大禹杀相柳,其血膏地则五谷不生,难道有人在用蛊毒复刻传说?”她话音未落,药田边缘的忘忧草突然集体枯萎,露出底下埋着的太医院密信,信上用“奢比尸”的毒涎写着:“灵脉若存,蛊阵难兴,速毁药田,以绝后患”。

二、秦岭探脉?英招踏雪现杀机

子时初刻,灵枢和素问踏上终南山。山路上的积雪突然凝结成冰晶,每片冰晶都映出“英招”的兽影——其状马身人面,虎纹鸟翼,传说为天帝看管花园,实则是守护灵脉的凶神。素问的神农尺亮起二十八宿光芒,却在“奎宿”处照见雪地下埋着的药锄,锄柄刻着“太医院采办”的字样。

“《仙草血咒录》记载,英招守护的灵脉中,藏着能解百咒的不死草。”灵枢望着四周,神情凝重,“但此草有血咒守护,‘见者非死即疯,取者必遭天谴’。如今有人敢在此处采挖,定是想利用不死草的力量强化蛊阵。”

“小心!”灵枢猛地推开素问。一道寒光擦着她耳畔飞过,钉入旁边的松木——那是一枚刻着“凿齿”的毒针,针尖残留的绿色毒液正腐蚀树皮。抬头望去,树梢间闪过黑影,那人穿着太医院的月白长袍,腰间挂着的药囊上绣着“饕餮”纹,正是失踪的弟子王顺。

“王顺!你怎能助纣为虐?”素问的银镯迸裂,露出内侧的“杀蛊”二字。黑影发出孩童般的笑声,竟与货栈中“应声虫”的叫声一致:“素问先生,可知道‘医道顺天,蛊道顺人’?这终南山的灵脉,本就是上古蛊王的巢穴。你保护的不是草药,是蛊王的胎盘!”他抬手撒出粉末,竟是用“毕方”羽毛磨成的引火物,瞬间燃起青焰。

灵枢挥剑斩向火焰,剑刃却被冻住。他这才惊觉,周围的树木都缠着“玄蛇”蛊的鳞片,每片鳞片都刻着“引灵入蛊”的咒文。远处的山涧传来轰鸣,不是流水声,而是“天吴”的咆哮——其状如人而八首八面,虎身十尾,传说其出现必有洪水。果然,山涧的水变成黑色,水面浮着无数药草残骸,每株都缠着“铁线虫”。

“看天上!”素问的惊呼中带着骇然。明月被乌云遮蔽,云层中浮现出“九婴”的轮廓,其状如虎而九首,声如婴儿。更诡异的是,云层缝隙间垂下无数根透明丝线,每根丝线都系着药农的魂魄,他们的手腕上都戴着刻有“医”字的铜铃,正是灵枢医馆发放的“辟蛊铃”。

灵枢的星纹针自动组成北斗阵,针尖刺破云层的瞬间,丝线断裂的声响如春雷炸响。那些魂魄坠落在雪地上,化作株株“祝余”草——《山海经》中“食之不饥”的神草,此刻却在草叶上凝结出“蛊”字霜花。素问捡起草叶,发现草根处缠着太医院的密令:“三月初三,灵脉当断,万蛊噬天”。

三、灵脉之争?烛龙衔珠镇幽冥

回到医馆时,药田已被血色笼罩。原本的息壤堆上,赫然立着一座青铜鼎,鼎身刻满“以草饲蛊,以人祭天”的铭文,正是太医院的“蛊王鼎”。鼎中插着十二根星纹针,每根都串着药农的生魂,针尾星芒组成“梼杌”的图腾——其状如虎而犬毛,长二尺,人面,虎足,猪口牙,尾长一丈八尺,扰乱荒中。

“灵先生好大的雅兴,还有闲心游山玩水?”太医令的声音从鼎中传出,鼎内腾起的毒雾中,浮现出他半边爬满蛊虫的脸,“知道为何你的药田会生‘尸香魔芋’?因为终南山的灵脉,本就是上古蛊王的巢穴。你保护的不是草药,是蛊王的胎盘!”

灵枢的断针突然发烫,针尖指向鼎中深处,那里沉睡着一具裹着“开明兽”皮的尸体,正是他失踪多年的父亲。尸体胸口插着的星纹针上,缠绕着“烛龙”的须鳞,而父亲手中紧握着半块玉珏,珏上刻着“星药镇脉”四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