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0章 医典诡录?九窍灵台的试炼
医典诡录?九窍灵台的试炼秋雨如泣,那细密的雨丝仿若苍天悲恸时的泪滴,裹挟着腐叶重重拍打在青崖谷医馆的琉璃瓦上,发出令人牙酸、仿若枯骨摩擦般的沙沙声。灵枢一袭玄衣,身姿笔挺地立在观星台上,眉头紧锁,目光凝重地望向药田方向。此刻,那里的天空仿若被上古魔神的怨念所染,凝结出大片暗红色云层,似汹涌的血海,压抑得让人喘不过气。灵枢手中那支刻着北斗七星的狼毫,仿若被一股神秘且邪恶的力量操控,毫无征兆地渗出墨汁,在洁白的宣纸上晕染出形状扭曲、透着不祥气息的符咒。砚台里的墨汁也似有了生命,无风自动,墨液缓缓翻滚,竟渐渐浮现出《黄帝内经》中“正气存内,邪不可干”的古朴字迹。然而,仅仅瞬息之间,这些充满正气的字迹便诡谲地化作“九窍通幽,阴阳尽毁”的血字,殷红刺目,仿若来自九幽地狱的诅咒。
“这般异象,怕是幽冥之力已盯上了医道传承。”灵枢的声音低沉沙哑,仿若从古老的青铜钟内传出,混着淅淅沥沥的雨声,更添几分凝重与沧桑。他下意识地轻抚腰间玉珏,那玉珏上的暗纹中渗出丝丝金线,在雨幕的遮掩下忽明忽暗,仿佛在与天空中不时划过的血色闪电遥相呼应。此时,他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闪过药田之战时的惨烈场景,那半截断鞭的模样深深烙印在他的记忆深处,神农那三双散发着诡异光芒的眼睛的虚影也在眼前不断浮现,挥之不去,让他的心底涌起一股难以名状的不安。灵枢深知,若想在即将席卷而来的危机中护佑苍生、传承医道,必须尽快培养出一批能与邪祟正面抗衡的杰出医者。
就在这时,素问神色焦急,脚步匆匆地踏着满地血色落叶赶来。她怀中紧紧抱着的《灵兰秘典》,其龟甲封面正泛起幽光。那光芒呈现出一种混沌不清的青白色,好似烛龙未睁开的瞳孔所散出的冷冽之光,其中又糅合了鲛人在深海中泣泪成珠时散发的幽蓝荧光,还掺杂着穷奇那狰狞鳞片间流转的暗芒,三种截然不同的光芒交织在一起,神秘而又危险。龟甲表面的纹路仿若烛九阴蜿蜒游动的身躯,以一种极为缓慢却又充满韵律的节奏缓缓蜿蜒。每一道沟壑深处都渗出细密的水珠,在这诡异幽光的映照下,宛如毕方鸟焚烧世间万物后残留的火烬,又似鲲鹏在浩渺宇宙中振翅时抖落的星辰碎屑,透着无尽的神秘与沧桑。更为诡异的是,龟甲边缘竟若隐若现地浮现出古老的人面鱼纹,那些纹路如同相柳那九头流转的毒液般,随着素问的每一步走动明灭闪烁,仿佛是被封印在龟甲中的梼杌残魂,正通过这种方式,在无声诉说着只有上古烛照阴和的至高神明才能听懂的邪恶咒语。
当素问行至灵枢身旁,那原本就透着诡异气息的幽光突然剧烈震颤起来,龟甲上竟浮现出《归藏易》中早已失传、只存在于古老传说中的蝌蚪文。每个字符都像是活过来的螣蛇,在龟甲表面扭曲游动,散发着令人胆寒的气息。更令人心惊肉跳的是,这些文字周围环绕着饕餮的吞噬虚影,那巨大的饕餮之口仿若能吞噬世间一切,仿佛要将眼前的所有景象、乃至整个天地都卷入无尽的幽冥深渊。“昨夜抄录《本草纲目》时,墨汁竟在竹简上自燃,烧出的孔洞拼成了‘九窍灵台’四个字。”素问一边说着,一边展开手中焦黑的残卷,残卷边缘处赫然是用鲜血绘制的人面鱼纹,触目惊心,“你可记得《归藏易》所言,上古医仙以九窍通神,却因窥探天机被封入幽冥?”
灵枢听闻,神色骤变,犹如被一道惊雷击中。他猛地转身,望向医馆深处那座终年封闭、透着神秘气息的藏经阁。只见阁顶镇着的青铜罗盘突然剧烈震颤起来,指针好似发了疯一般疯狂旋转,带起呼呼风声,最终定格在西北方位——正是药田后山“幽冥锁灵阵”的方向。“立即召集弟子。”灵枢握紧拳头,指节因用力过度而泛白,声音中透着不容置疑的决然,“此番修订医典,不仅是医术传承,更是要在典籍中设下结界,将上古禁术与驱邪之法融为一体,方能应对即将到来的危机。”
次日清晨,当第一缕曙光试图穿透那层阴霾洒向大地时,医馆庭院里的百年老槐却突然开出惨白的花朵。那些花朵毫无生机,花瓣单薄而脆弱,每一片飘落之处,石板上便会浮现出蝌蚪状的古老文字,仿佛在诉说着一段被岁月尘封的隐秘历史。灵枢身着庄重的长袍,神色肃穆地立于九盏青铜灯台中央。灯油呈现出诡异的靛蓝色,犹如深邃的幽冥之渊,火苗跃动时,投射出无数扭曲的人影,他们或悲嚎、或挣扎,仿佛在演绎着千年医道在岁月长河中的兴衰沉浮。“医道如天地,需阴阳平衡。”灵枢缓缓展开新撰的《青崖医典》,扉页上的太极鱼竟是用活人血绘制而成,在黯淡的阳光下泛着妖异的光泽,“昔年孙思邈着《千金方》,悬壶济世,普救苍生;今我等修此典籍,既要传承岐黄之术的精髓,更要铸就医者的‘浩然正气’,以对抗邪祟。”
人群中,年轻弟子逸尘神色紧张,微微举起手,他腕间系着的艾草香囊突然毫无征兆地自燃起来,散发出一股刺鼻的焦味。“师尊,若遇到被邪祟侵蚀的病患,该如何用药?”他的声音微微颤抖,这个问题仿佛一道咒语,让四周的空气瞬间变得冰冷刺骨,老槐树上的白花也开始渗出黑色汁液,仿若在回应这个充满恐惧的疑问。
素问神色凝重,迈着沉稳的步伐走上前,将手中的银针缓缓浸入灯油之中。就在银针接触灯油的瞬间,针尖瞬间结出一层薄薄的冰霜,寒意逼人。“《雷公炮炙论》有云,‘以毒攻毒,需辨阴阳’。”素问目光坚定,声音清脆却又透着不容置疑的力量,“但面对幽冥邪物,更要善用‘祝由十三科’,以符咒之力,镇邪驱魔。”说罢,她指尖轻轻一弹,银针如同一道银色的闪电,破空而出,精准地钉入老槐树干。刹那间,树干竟发出婴儿啼哭般的声响,凄厉而又诡异,渗出的树液在空中凝成符咒,仔细看去,正是《山海经》中记载的驱邪秘文,散发着古朴而强大的力量。
随着修订工作的逐步推进,诡异事件愈发频繁且愈发惊悚。每当夜深人静,众人在馆内挑灯夜战、誊写医典时,砚台里的墨汁便会诡异化作人形,那墨人面容模糊,却仿佛带着无尽的怨念,在宣纸上一笔一划书写着失传已久的禁术,字迹歪歪扭扭,透着说不出的邪异。藏经阁的古籍也如同被邪祟操控,会自动翻开,露出夹在其中的人皮书页,上面用朱砂写着“九窍试炼,非死即生”八个大字,殷红的朱砂仿若鲜血,触目惊心。灵枢在编纂诊断学章节时,更是遭遇了令人毛骨悚然的一幕:他发现自己的影子竟脱离身体,在墙上独自演示起失传已久的“鬼门十三针”,每一针落下,都伴随着凄厉的哀嚎,仿佛有无数冤魂在痛苦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