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谁的枪,谁的靶?(第2页)
赵雅雯的职业嗅觉,瞬间被激发了。
……
市政府的内部工作会议上,气氛有些微妙。
常务副市长陈义凡,慢悠悠地放下了手里的保温杯,清了清嗓子。
“各位,最近网上的一些声音,想必大家都看到了吧?”
他一开口,会议室里所有人的神经都绷紧了。
“深水港项目,是我们的重点工程,这没错。但我们做工作,也要注意方式方法嘛。”
陈义凡的目光,状似无意地扫过周阳。
“现在搞得舆论沸沸扬扬,对我们政府的形象,损害很大啊。”
“我看,是不是应该先把项目缓一缓,把舆论风险控制住再说?年轻人有干劲是好事,但处理这种复杂问题,经验还是欠缺了些啊。”
这番话,说得是冠冕堂皇。
既表现了自已对政府形象的“关切”,又不动声色地给周阳扣上了一顶“经验不足,引发舆情”的帽子。
市长陆长风的眉头,几不可察地皱了一下。
陈义凡这手,玩得很高明。
他知道在项目本身上已经无法阻挠周阳,就开始从“程序”和“影响”上做文章。
这要是换个脸皮薄的,被他这么当众一将军,可能真就缩回去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周阳身上,想看他如何应对。
周阳却像是没听出话里的敲打,反而赞同地点了点头。
“陈市长说得对,舆论引导工作,确实非常重要。”
他脸上挂着和煦的微笑,从容不迫地开口。
“不过,我认为,应对舆论最好的方式,不是‘缓一缓’,而是用事实去回应。堵不如疏。”
“我已经让办公室联系了市电视台,准备就深水港项目的战略意义、推进计划、以及拆迁补偿工作的具体情况,做一个深度的专题报道,主动向市民公开全部信息,消除误解。”
陈义凡愣住了。
专题报道?公开全部信息?
这小子,想干什么?
他还没反应过来,周阳又抛出了一个重磅炸弹。
“正好,电视台的赵雅雯记者对这个题材很感兴趣,我们约了今天下午,就在我办公室谈。”
“我相信,专业的媒体人,会做出客观公正的报道。”
周阳说完,还特意对着陈义凡笑了笑。
那笑容,在陈义凡看来,充满了挑衅。
他感觉自已像是卯足了劲儿,一拳打在了棉花上,说不出的憋屈。
他本来想借舆论压制周阳,结果周阳反手就把媒体请了进来,还要搞个“深度报道”。
这他妈是想把事情闹得更大啊!
……
下午三点,周阳的办公室。
赵雅雯坐在待客沙发上,身姿挺拔,眼神里带着审视。
她见过太多官员,知道如何从对方的言谈举止中,判断其真实意图。
眼前这个年轻的副市长,比她想象中还要沉得住气。
“周市长,您找我来,是想就网上的舆论,做一次官方澄清吗?”赵雅雯开门见山。
“不。”周阳摇了摇头,亲自给她倒了杯茶。
“我不是来澄清的,我是来提供新闻线索的。”
赵雅雯一愣。
只听周阳继续说道:“我知道赵记者是临海最优秀的调查记者,不喜欢被人当枪使,也不喜欢报道那些浮于表面的口水仗。”
“所以,我准备了一点‘深度’的资料,想请赵记者看一看。”
说着,他将一个牛皮纸文件袋,轻轻推到了赵雅雯面前。
赵雅雯犹豫了一下,打开了文件袋。
第一份文件,就是海通物流那块地的原始出让合同,以及周阳让林小雨整理出来的,关于那次违规转让的全部证据链。
包括了当年国资委的相关会议纪要,以及陈义凡的签字。
赵雅雯的瞳孔,瞬间收缩。
她只看了两页,后背就渗出了一层细汗。
这……这哪里是简单的征地纠纷,这分明是一桩陈年的官商勾结,侵吞国有资产的大案!
她抬起头,震惊地看着周阳。
“别急,还有。”周阳笑了笑,示意她继续看。
第二份文件,是海通物流的股权结构图,陈义凡弟弟陈义江的那家空壳公司,被用红笔清晰地圈了出来。
第三份,则是一份清单。
上面详细罗列了这次舆论事件中,发布过相关文章的自媒体账号,以及李大海通过第三方公司,向这些账号支付“推广费”的银行转账记录。
甚至,连某个收了钱,准备在报纸上跟进报道的媒体编辑的名字,都赫然在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