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培训、考核、激励(第2页)
周阳喃喃自语。
“创建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这可不是光靠我们交通局内部挖潜就能搞定的。”
“技术、资金、人才、理念……这些东西,很多都需要从外部引进。”
他脑海中浮现出昭明市交通发展的宏伟蓝图,智慧交通、绿色出行、多式联运……每一项都需要强大的外部资源支撑。
“是时候,把目光投向局外了。”
周阳眼中闪过一丝精光。
他拿起内线电话:“刘主任,通知一下小李、小张、小王、小赵,还有几位新提拔的副处长,半小时后到我办公室开个小会。”
“好的,局长。”刘主任的声音一如既往地沉稳。
半小时后,周阳办公室的小会议区。
新晋的规划处副处长李明宇、建设处副处长张处良、秩序管理处副处长王浩、信息中心副主任赵宇,以及办公室副主任林薇、法规处副处长陈默,再加上刘主任,济济一堂。
这些都是周阳通过公开竞聘提拔上来的年轻骨干,一个个精神抖擞,眼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干劲。
周阳目光扫过众人,满意地点点头。
这支队伍,朝气蓬勃,是他接下来推动更大改革的底气所在。
“同志们,今天请大家来,是想和大家碰一碰,关于我们昭明市交通事业下一步发展,如何更好地引入外部资源的问题。”
周阳开门见山。
众人神情一肃,知道局长又要出新思路了。
李明宇作为规划处的负责人,率先发言:“局长,您说得对。我们规划处在做‘十四五’交通发展规划和创建国家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的方案时,就深切感受到,在很多前沿技术和高端人才方面,我们存在明显短板。”
“比如智慧交通平台的建设,涉及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多个高新技术领域,单靠我们局里的技术力量,恐怕难以支撑。”
张处良也点头道:“建设方面也是如此。一些大型的、技术复杂的交通基础设施项目,比如新的跨江大桥、城市轨道交通,不仅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对施工技术和管理水平的要求也极高。这些都需要引进有实力、有经验的外部合作方。”
王浩挠了挠头:“我们秩序管理处,也想搞点高科技的玩意儿,比如智能信号灯控制系统、Ai违章抓拍、无人机巡查什么的,但这些技术,更新换代太快了,我们自已研发不现实,还是得找专业的公司合作。”
赵宇扶了扶眼镜,这位信息中心的技术大拿言简意赅:“缺人,缺技术,缺钱。”
林薇和陈默虽然不直接负责业务,但也从各自的角度谈了看法。
林薇认为,与外部合作,可以提升交通局的形象和影响力,吸引更多关注。
陈默则从法规层面提醒,外部合作需要注意合同的规范性、知识产权的保护以及风险的防范。
周阳认真听取了每个人的发言,不时点头。
“大家说得都很好,都谈到了点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