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随我心星光点点 作品

第389章 村民互动

桃花羹的甜香飘出灶房时,苏桃刚练完第十遍“流泉式”。“桃溪剑”斜倚在桃树下,剑脊沾着的桃花瓣还泛着灵光,是她特意为剑“留”的灵气。“苏桃,来喝羹了!”小翠端着瓷碗出来,碗里的桃花羹浮着一勺桃花酱,甜香混着灵力,刚靠近就暖了周身。

苏桃接过碗,却先舀了一勺放在“桃溪剑”旁:“剑也累了,先给它尝尝。”话音刚落,剑身的桃木灵光闪了闪,像是在回应。林娟坐在石凳上看着这一幕,指尖划过自己的“漱玉剑”,轻声道:“等你突破筑基期,这把剑就能真正认主,到时候它会陪你一起感知灵脉,比现在更默契。”苏桃眼睛一亮,捧着碗大口喝羹,灵力顺着喉咙往下走,练剑的疲惫瞬间散了大半。

青禾这时正趴在石桌上,给青柳村孩子们画的灵脉图“补光”。她指尖凝出淡绿灵光,轻轻点在孩子们画的歪扭桃花上,原本暗淡的线条瞬间亮了起来,还冒出了细小的桃芽。“这样灵脉就能更清楚地‘看到’啦!”她小声嘀咕着,把补好光的笺纸一张张叠好,放进绣着桃花的布包里——那是青柳村的大娘送给她的,针脚里还裹着淡淡的灵气。

林欢走过来,手里拿着一卷新的《灵脉通志》:“这里记载了不同灵脉的‘喜好’,比如青柳村的灵脉喜欢桃花酱的甜气,下次去可以多带些。”她翻开书页,指着其中一页,“你试着用通灵术和书里记载的灵脉‘打招呼’,看看能不能感应到它们的回应。”

青禾立刻把桃花笺放在书页上,闭上眼睛。过了片刻,她惊喜地睁开眼:“我感觉到了!有个住在山里的灵脉说,它喜欢松针的香气,还问我们什么时候去看它!”林欢笑着点头,在书页旁添了一行字:“青禾通灵感应,此脉喜松针气”,“以后其他修士看到,就知道该怎么和这处灵脉相处了。”

我坐在一旁,看着两个孩子的身影,突然想起昨日青柳村村长说的话——“有仙长护着灵脉,我们凡人的日子才踏实”。原来“守护”从不是单方面的付出,我们护灵脉安稳,灵脉滋养凡人,凡人又用他们的善意回馈我们,这份环环相扣的温暖,才是灵墟与苏州最珍贵的“灵气”。

入夜后,桃花坞的灵烛亮得格外暖。苏桃抱着“桃溪剑”,坐在桃树下听林娟讲《补天剑法》的渊源:“当年女娲宫的先祖创这套剑法,不是为了斩妖除魔,而是为了‘护’——护灵脉、护凡人、护身边人,所以剑招才要柔,要留三分余地。”苏桃似懂非懂地点头,伸手摸了摸剑脊:“我以后用剑,也只伤邪祟,不伤好人。”

青禾则跟着林欢整理灵脉记录,她把今日感应到的“山里灵脉”信息记在桃花笺上,还画了棵小小的松树在旁边。“林师姐,我们什么时候去山里看它呀?”她抬头问,眼里满是期待。林欢揉了揉她的头:“等你把‘通灵绘’练熟,能画出灵脉的样子,我们就去——让你亲手给那处灵脉画一张‘画像’。”

小翠在灶房里忙碌着,她把青柳村送的桃花酱装进瓷罐,又在罐口贴了张小小的桃花笺:“这样酱里的灵气能留得更久,下次去其他村子,也能给灵脉带些甜气。”我走过去帮忙,看着她仔细封罐的样子,忍不住说:“你做的这些小事,比厉害的功法还能暖灵脉。”小翠笑着点头:“灵脉和凡人一样,都喜欢甜甜的、暖暖的东西呀。”

三更时分,竹屋里的灵烛还亮着。苏桃把“桃溪剑”放在枕边,手里攥着青柳村孩子送的小木剑——那是用普通桃木做的,却被孩子裹了层灵气,她说要照着这个样子,以后给“桃溪剑”做个剑鞘。青禾则把今日的桃花笺都收进布包,还在布包外绣了个小小的灵蝶,说这样灵脉的气息就不会散。

第二日清晨,天刚亮,苏桃就被“桃溪剑”的灵光晃醒了。她揉着眼睛坐起来,发现剑身上的桃木灵光比往常亮了不少,还绕着剑缠了圈淡淡的粉光——是灵脉在给剑“补灵气”。“剑,你也想练剑了吗?”她握着剑柄,刚走出竹屋,就看到青禾举着桃花笺跑过来:“苏桃!灵脉说今日适合学新剑式,它会帮你稳住灵力!”

林娟早已在桃树下等着,手里拿着一卷剑谱:“今日教你‘落英式’,这招要借桃花的灵气,让剑风裹着花瓣,既能挡邪祟,又能护人。”她挥剑示范,“漱玉剑”划过空气,桃树上的花瓣纷纷落下,跟着剑风绕成圈,落在石桌上时竟没散。“你试试,先让‘桃溪剑’和桃花灵脉呼应。”

苏桃深吸一口气,握着“桃溪剑”轻轻挥动。刚开始时,花瓣只跟着剑风飘了两息就落了,可当她想起林娟说的“护人”,灵力突然柔了下来——剑风裹着的花瓣竟绕着青禾转了圈,才轻轻落在她肩头。“成了!”青禾欢呼起来,桃花笺上的灵光也亮了闪,“灵脉说你心里想着护我,灵力才顺了!”

林欢和小翠站在一旁看着,眼里满是欣慰。林欢轻声说:“剑法的真谛从不是力量,是心意——想着护人,剑招自然会柔;想着守护,灵力自然会稳。”小翠笑着点头,从储物袋里取出刚做的桃花酥:“练了一早上,先吃块酥补补,这酥里加了灵脉喜欢的桃花酱,吃了能和灵脉更默契。”苏桃接过桃花酥,咬了一口,甜香在舌尖散开,灵力顺着食道往下走,再挥剑时,“落英式”竟练得格外顺。青禾也拿起一块酥,咬了小口就跑到桃树下,把剩下的放在桃花笺上:“灵脉,给你吃,谢谢你帮苏桃。”没过多久,她抬起头,眼里满是笑意:“灵脉说酥很好吃,还说明日要教我们认灵脉里的灵草!”

日头渐渐升高,桃花坞的暖光裹着灵力,洒在每个人身上。苏桃握着“桃溪剑”练“落英式”,剑风越来越稳;青禾趴在石桌上,画“落英式”的剑招图,还在旁边标了灵脉的“助力点”;林欢和林娟在整理新的灵脉探查计划,打算下个月去山里找那处喜欢松针的灵脉;小翠则在灶房里,用桃花酱做新的点心,准备下次去村子时带上。

风穿过桃枝,带来桃花的甜香,老桃树的枝桠轻轻晃着,像是在为孩子们的成长开心。我坐在石凳上,看着眼前的景象,突然觉得,这五代修仙界的仙途,从不是孤独的修行路——是和身边人一起,在桃花坞里教剑、画笺、做点心,是灵脉陪着我们成长,是凡人用善意温暖我们,是每一个平凡又温暖的日子,拼凑出的“守护”之路。

我知道,这样的日子还会继续——我们会看着苏桃练会更多剑式,看着青禾画出更棒的灵脉图,看着苏州的灵脉越来越旺,看着更多村子的凡人过上安稳日子。而这份藏在桃花与灵力里的温暖,会像老桃树的年轮,一圈圈刻在时光里,永远留在五代修仙界的记忆中,成为最温柔的守护印记灵草的清香混着桃花香飘满桃花坞时,青禾正蹲在桃树下,跟着灵脉“认草”。她指尖轻轻碰了碰石缝里冒出的三叶草——叶片上泛着淡绿灵光,是灵脉特意指引她找到的“醒神草”。“灵脉说,这个草揉碎了敷在额头上,能让人瞬间清醒,练剑时不会犯困。”青禾小心翼翼地把草摘下来,用桃花笺包好,转头递给刚练完剑的苏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