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晨露
晨露还凝在桃瓣尖时,苏桃就握着“桃溪剑”站在了老桃树下。剑身泛着浅淡的桃木灵光,随着她的呼吸轻轻颤动——这是灵脉与剑共鸣的征兆,也是她昨夜反复摩挲剑柄、用灵力滋养的结果。“今日要把‘流泉式’的收招练稳。”林娟走过来,指尖点在剑脊上,“收招时灵力别断,要像泉水流进石缝,慢慢收,不是猛地停。”
苏桃深吸一口气,手腕轻转,“桃溪剑”顺着晨光划出弧线,剑风裹着几片桃花瓣,在身前绕了个圈才缓缓落下。可收招时,灵力还是顿了一下,花瓣“啪”地掉在地上。她抿了抿唇,刚想再试,青禾就举着桃花笺跑过来:“苏桃,灵脉说你收招时太急啦!它让我把这个给你。”说着,她把笺纸贴在苏桃的手腕上——笺纸的灵光顺着皮肤钻进经脉,苏桃瞬间觉得灵力运转顺畅了不少。
“再试试。”林娟轻声鼓励。这次苏桃放缓呼吸,收招时故意把灵力放得更柔,剑脊的灵光顺着手臂流回丹田,连落地的花瓣都轻轻弹了弹,没溅起一点灰。“成了!”她举着剑转身,晨光落在她脸上,汗湿的鬓发都泛着光。老桃树枝桠轻轻晃了晃,落下一片花瓣,正好贴在“桃溪剑”的剑柄上,像是灵脉给的“奖励”。
青禾这时被林欢叫去了护凡阵——昨日她们在灵脉分支旁设的聚灵阵,今日竟吸引了几只灵蝶。“你试试和灵蝶‘说话’,”林欢指着绕着阵眼飞的灵蝶,“灵蝶靠灵脉灵气活,它们的反应能帮我们判断聚灵阵的灵气是否均匀。”青禾蹲下身,把桃花笺铺在阵眼旁,指尖的灵光轻轻扫过灵蝶翅膀。过了片刻,她眼睛一亮:“灵蝶说这里的灵气很舒服,就是北边的灵气有点弱,它们不爱往那边飞。”
林欢立刻调整阵纹,把北边的聚灵纹路加深了些。没过多久,灵蝶果然往北边飞了过去,翅膀上的灵光也更亮了。“你看,”林欢摸了摸青禾的头,“修仙界的生灵都能感知灵气,以后遇到不懂的,多问问它们,比死记阵法典籍有用。”青禾用力点头,把灵蝶的“建议”仔细记在桃花笺上,还画了只小小的灵蝶在旁边,标注着“喜欢暖灵气,怕冷风”。
我和小翠则在桃树下准备做“灵脉糕”——昨日苏桃说想给巷子里的孩子们送点心,小翠特意加了灵泉土和桃花蕊粉,让糕体不仅香甜,还能驱走身上的浊气。“揉面时要顺着一个方向,”小翠握着苏桃的手,教她揉灵米粉团,“就像你练剑时的灵力,要顺,不能乱。”苏桃学得很认真,粉团在她手里渐渐变得光滑,还泛着淡淡的桃花灵光。
“师傅,你看我揉的!”苏桃举起粉团,眼里满是期待。我笑着点头,指尖凝出一缕灵力,轻轻点在粉团上——灵力瞬间融入其中,粉团的灵光更盛了。“这样蒸出来的糕,灵气更足,孩子们吃了更舒服。”苏桃立刻学着我的样子,往剩下的粉团里注灵力,虽然灵力弱,却每一次都很稳。
正午的阳光最暖时,灵脉糕终于蒸好。掀开蒸笼的瞬间,甜香裹着灵气飘满整个桃花坞,糕体上的桃花印记还泛着微光。苏桃迫不及待地装了一篮,拉着青禾就往苏州巷子里跑:“我们要快点送,不然孩子们该等急了!”林娟怕她们遇到危险,悄悄跟在后面,却没上前——她想让孩子们多试试自己处理事情。
果然,走到巷口时,几个孩子就围了上来,看到灵脉糕,眼睛都亮了。“苏桃姐姐,这个糕会发光!”一个小男孩伸手想摸,却被苏桃拦住:“先洗手,不然灵气会跑掉哦。”孩子们立刻跑去井边洗手,青禾则在一旁用桃花笺帮他们“扫”了扫身上的浊气:“这样吃糕,灵气能跑得更快,小妖怪更不敢靠近啦。”
林娟躲在树后,看着苏桃耐心地分糕,青禾温柔地帮孩子们驱浊气,嘴角忍不住上扬——这两个孩子,早已不是需要护在羽翼下的雏鸟,而是能给别人带来温暖的小修士了。
午后,我们带着剩下的灵脉糕去了李师傅的糖画铺。铺前的石桌上,李师傅正教弟子做“灵脉糖人”,看到我们来,立刻笑着迎上来:“正好,我新做了个糖剑,想给苏桃当练手的模型。”说着,他拿出一个晶莹剔透的糖剑,剑身上还刻着和“桃溪剑”一样的纹路。
苏桃接过糖剑,惊喜地说:“和我的剑好像!”李师傅笑着点头:“你练剑时对着它,就能知道自己的剑招画得圆不圆、顺不顺。”苏桃立刻拿着糖剑跑到铺外的空地上,对着糖剑练“流泉式”——剑风划过空气,竟和糖剑的轮廓渐渐重合,连李师傅都忍不住赞叹:“这孩子的剑感,真是天生的。”
青禾则和李师傅的弟子一起做糖人,她把桃花笺放在糖锅旁,时不时说:“灵脉说,糖要再熬一会儿,灵气才会更甜。”弟子们都很信任她,果然多熬了半柱香,做出的糖人不仅更甜,还泛着淡淡的灵光。“青禾妹妹,你这本事也太厉害了!”一个弟子感叹道,“以后我们做糖画,都要请你帮忙‘问’灵脉!”
夕阳西下时,我们满载而归。苏桃的“桃溪剑”上,沾了不少糖画的甜香;青禾的桃花笺上,记满了今日和灵脉、灵蝶、孩子们的互动;我的储物袋里,装着李师傅送的糖剑和灵糖块;小翠则提着剩下的灵脉糕,说要给护凡阵的巡逻修士送些。
走在回桃花坞的路上,苏桃突然说:“师傅,我以后想当像师姐一样的剑修,保护苏州的灵脉和孩子们。”青禾也跟着说:“我想一直和灵脉说话,帮它们解决麻烦,让灵脉永远开开心心的。”我笑着摸了摸她们的头:“只要你们坚持,一定能做到。”
回到桃花坞时,老桃树下的灵烛已经被点亮。苏桃握着“桃溪剑”,对着糖剑继续练“流泉式”,剑招越来越顺;青禾趴在石桌上,把今日的事都画在桃花笺上,还在末尾画了个大大的笑脸;林欢和林娟在整理护凡阵的记录,偶尔讨论明日的授业计划;小翠则在灶房里,准备明日做桃花羹的材料。
夜色渐深,桃花坞的风很软,带着灵泉的甘冽和桃花的甜香。我坐在石凳上,看着眼前的景象,突然觉得,这就是我们一直在守护的东西——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宝物,也不是至高无上的境界,而是这样平凡又温暖的时光:孩子们能安心练剑、画笺,凡人能吃到香甜的灵脉糕,灵脉能和我们“说话”,连风都带着温柔的气息。
或许这就是女娲宫“护脉”的真谛——守护灵脉,就是守护这份藏在灵气里的人间烟火;传承功法,就是把这份温暖与责任,一代代传下去,让五代修仙界的乱世里,永远有这样一片桃花坞,永远有这样一群守护温暖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