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 作品

第480集:跨界联名(第2页)

联名款的包装设计同样费了心思。纪梵希的包装团队原本想用金属礼盒,但林砚坚持用双生谷特有的竹编盒,内壁衬着桑皮纸——这种纸吸潮性好,能让糖龙保存更久,而且每一张都是村里的老人手工抄的,带着草木的气息。最终的成品里,墨蓝色糖龙躺在竹编盒中,旁边放着一把银质小刀和一张手写卡片,上面写着:“金箔为饰,糖为魂,愿你尝到时光的味道。”

发布会定在上海外滩的纪梵希旗舰店。活动当天,橱窗里的糖龙饰品成了最大的焦点——树脂封藏的糖龙旁,摆着可食用的礼盒款,路过的人都忍不住停下脚步,有的甚至当场拆开礼盒,用小刀切下一小块尝了尝,惊讶地说:“原来奢侈品还能有甜味。”

阿婆也来了,她穿着新做的蓝布衫,手里捏着个小小的糖龙,送给了现场的一个小女孩。小女孩咬了口龙尾,眼睛弯成了月牙:“奶奶,这个糖是暖的。”阿婆笑着摸了摸她的头,转头对林砚说:“你看,不管用什么包装,好手艺总能让人感受到温度。”

发布会后的一个月,联名款糖龙饰品全部售罄。有收藏家专门打来电话,说要把树脂款留给女儿当成年礼物;还有米其林餐厅联系他们,想合作推出糖龙主题的甜点。林砚却没忙着接新合作,而是带着纪梵希捐赠的资金,在双生谷办了个少年糖艺班,教村里的孩子捏糖龙。

某天下午,林砚正在教孩子们贴金箔,艾莲娜突然出现在教室门口。她手里拿着个相框,里面是一张照片:巴黎纪梵希总部的橱窗里,摆着孩子们做的小糖龙,旁边写着“来自中国双生谷的甜蜜传承”。

“我们想把这个合作一直做下去。”艾莲娜说,“不是简单的联名,而是让糖龙技艺走进更多人的生活。”林砚看着孩子们手里渐渐成型的糖龙,忽然明白阿婆说的“根不能丢”是什么意思——传统技艺的本质,从来不是守着老物件不变,而是让它在新的时代里,依然能温暖人心。

夕阳西下时,孩子们把做好的糖龙摆在院子里,金箔在余晖中闪着光。林砚拿起一块墨蓝色的糖龙,咬了一口,麦芽的甜混着金箔的微脆,还有一丝天然色素的清香,在舌尖慢慢散开。他想起十年前刚学做糖龙时,阿婆说的第一句话:“做糖和做人一样,要用心,才能有味道。”

如今,这句话有了新的注解——用心的手艺,不管和什么碰撞,都能开出最美的花。就像这金箔糖龙,既有百年技艺的厚重,又有奢侈品牌的精致,最终成了跨越文化与时空的甜蜜信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