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集:社区博物馆(第2页)
最让人惊喜的是住在四楼的孤独症男孩乐乐。他妈妈红着眼眶说,乐乐平时连话都少讲,那天看到林秀兰做糖龙,突然伸手要糖勺,现在每天下午都来活动室,坐在林秀兰身边,把糖液捏成歪歪扭扭的小龙,龙背上总粘着颗他爱吃的奶糖。开馆那天,乐乐抱着自己做的糖龙,走到展示台前,小声说:“龙,飞。”
博物馆实行轮流管理制度,每周由两户居民负责。林秀兰和赵大爷第一周值周,林秀兰每天早上都会来熬糖,教路过的孩子捏糖珠;赵大爷则把老糖模子摆在门口,给街坊们讲过去的故事。第二周是李姐和老周值周,李姐带了好多烘焙工具,教大家用糖液做小饼干;老周在活动室门口搭了个小舞台,周末的时候,街坊们坐在台下,看孩子们举着自己做的糖龙表演节目。
入夏后的一个周末,苏晓在整理展品时,发现林秀兰的“母子龙”旁边多了个新展品——是个用糖液做的小房子,房子门口站着个小男孩,手里举着颗糖。她扫码听故事,林秀兰的声音带着笑意:“小宝上周回来啦,说想姥姥的糖龙,这是给他做的,让他知道,家里永远有他的位置。”
苏晓抬头,看见林秀兰正坐在窗边,教乐乐做糖龙。乐乐的手还是有些抖,但捏出来的小龙已经有了模样,龙尾巴上还粘了颗彩色的糖豆。阳光透过窗户,洒在他们身上,糖香混着槐花香,飘满了整个活动室。
那天傍晚闭馆时,苏晓在留言本上写:“这里的每只糖龙,都藏着和平里的故事。”第二天早上,她发现留言本上多了行歪歪扭扭的字,是乐乐写的:“我的龙,也有故事。”旁边还画了个小小的糖龙,龙背上坐着个举着糖勺的老人,龙尾巴绕着颗亮晶晶的糖。
秋末的时候,社区搞邻里节,博物馆成了最热闹的地方。街坊们带着自己做的糖龙,在活动室里摆了个“糖龙长卷”,从门口一直延伸到窗边。林秀兰站在长卷前,手里握着父亲留下的铜糖勺,对围过来的孩子们说:“做糖龙不只是手艺,更是心意。把心意熬进糖里,日子就会像糖一样甜。”
孩子们似懂非懂地点点头,伸手去摸那些五颜六色的糖龙。阳光透过玻璃窗,照在糖龙身上,泛着温暖的光。苏晓举着手机,拍下这一幕,她想,等以后,这些孩子长大了,或许也会记得,在和平里的巷尾,有个满是糖香的博物馆,里面藏着他们童年的甜。
闭馆时,林秀兰锁上门,回头看了眼活动室的窗户。窗台上,她做的“母子龙”还摆在那里,龙身上的山楂汁虽然有些褪色,但在夕阳下,依旧像撒了层星星。她笑了笑,转身走进巷子里,槐树叶落在她的肩上,带着淡淡的甜香——那是和平里的味道,是糖龙的味道,也是家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