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晴园 作品

第455集:灾害中的糖龙(第2页)

听到这话,村民们爆发出一阵欢呼。老周拍了拍陈砚秋的肩膀:“陈师傅,多亏了你!”

陈砚秋笑着摇头:“是咱们大伙儿一起努力的结果。今晚,咱们把糖龙做完,也算给咱们自己鼓鼓劲。”

当晚,基地的灯亮到了后半夜。当最后一勺糖液浇在龙尾上,一条长达十米的糖龙终于成型——龙身泛着晶莹的琥珀色,龙须用细糖丝编就,龙角上还系着村民们手写的祈福条,上面写着“愿庄稼丰收”“愿谷里有水”。

第二天一早,消防车的鸣笛声从谷口传来。村民们扛着水桶、拿着铁锹,跟着消防员一起给庄稼浇水。陈砚秋和徒弟们则把做好的祈雨糖龙抬到了谷口的空地上,阳光照在糖龙身上,折射出温暖的光。

奇怪的是,当天下午,天空就飘来了几朵乌云。起初只是零星的雨点,后来越下越大,噼里啪啦地砸在干裂的土地上。村民们跑到院子里,仰着头淋雨,有人甚至激动地哭了起来。

“下雨了!真的下雨了!”小杨蹦着喊,手里还举着昨晚捏的小龙。

陈砚秋站在雨里,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清楚——不是糖龙真能祈雨,是众人抗灾的信念,加上专家的帮助,才让这场雨有了意义。

雨下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清晨,溪流里重新有了水流,玉米叶慢慢舒展开来,就连空气里都带着泥土的清香。村民们又聚到了基地,陈砚秋把祈雨糖龙分成了小块,分给每个人:“这糖龙,咱们一起做的,也一起尝尝。甜在嘴里,也甜在心里。”

老周咬了一口糖龙,甜意瞬间在嘴里散开。他看着远处的田地,对陈砚秋说:“陈师傅,明年开春,你还教我们做糖龙吧。不为祈雨,就为咱们双生谷的人,能一直这么齐心。”

陈砚秋点头:“好啊。以后每年,咱们都做一条糖龙,记录咱们谷里的日子——不管是丰收还是困难,只要大伙儿在一起,就没有过不了的坎。”

后来,双生谷的旱灾渐渐平息,补种的庄稼也长势喜人。而那条祈雨糖龙的故事,却被村民们记了下来,成了双生谷新的传说。有人说,那糖龙里藏着人心的力量;也有人说,那是传承的温度。只有陈砚秋知道,真正能抵御灾害的,从来不是什么神奇的技艺,而是一群人拧成一股绳的信念——就像糖龙的骨架,只有每一根竹篾都紧紧相连,才能撑起完整的龙身,也撑起一个地方的希望。

秋收的时候,双生谷迎来了大丰收。村民们特意留了最好的粮食,送到传承基地。陈砚秋用这些新粮熬了糖,和村民们一起做了一条“丰收糖龙”。龙身上不再有祈福的彩带,取而代之的,是一颗颗用糖做的玉米粒、稻穗——那是双生谷人用汗水换来的果实,也是传承与坚守最甜的见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