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集:《赴美筹备》(第2页)
当团队再次出现在康奈尔医疗集团时,带来的不仅是更新后的财务模型,还有一本蓝皮精装的《苗医标准化治疗手册》。手册里,苗医的“三气同步”理论被拆解为可量化的生理指标监测方案,每道苗药配方都标注着fdA认可的成分分析。最特别的是附录部分,用对比图表展示着苗医“看手纹诊病”与现代影像学检查的对应案例。
“我们设计了‘疗效分成’模式,”林博士指着模型里的橙色曲线,“前两年按成本价提供治疗,从第三年起,根据患者复发率调整收费——复发率每降低1%,费用上浮0.5%。这样既保障患者初期负担,也让投资方看到长期收益。”他顿了顿,补充道:“就像苗寨里的‘赊药制’,秋收后再还药钱,收成好就多给些,歉收就少给些。”
埃文斯合上手册时,封面上的银质书签——那根雕刻金银花的短针——发出轻响。“下周一,我带你们去见集团董事会。”他站起身,第一次主动伸出手,“但有个条件,培训我们的护士识别苗药图谱时,要用你们苗寨的歌诀,比枯燥的拉丁文好记多了。”
签约仪式定在感恩节前夕。当林博士在合同上签下名字时,会议室的大屏幕正播放着湘西苗寨的画面:药农们将刚采的天麻装箱,箱子上印着康奈尔医疗集团的标志。小李悄悄告诉林博士,埃文斯的助手刚才来打听,哪里能买到刻着草药图案的银质书签。
晚宴上,埃文斯举着酒杯走向阿雅:“我祖母看到你们的银饰,一定会想知道上面的花纹是什么意思。”阿雅笑着取出个锦囊,里面装着十二张绣着草药图案的书签:“每张背面都有双语注解,就像我们的疗法,既要扎得准穴位,也要说得出道理。”
纽约的雨停了,月光透过餐厅的落地窗洒进来。林博士看着手里的合同,忽然想起湘西老苗医说过的话:“好药能治千里病,好法能过万重山。”现在他信了,只要找对跨越山海的“桥”——那或许是一组精准的数据,或许是一根带着温度的银针,又或许,是愿意理解彼此的两颗心。
回程的飞机上,小李在笔记本上写下新计划:在康奈尔的合作中心设一个“苗医角”,摆上苗绣屏风与数据终端。林博士则在手机备忘录里记下:下次带埃文斯去苗寨,看看真正的“赊药账册”,那些用牛角墨写在桦树皮上的记录,或许能给商业模型更多启发。
舷窗外,云海翻涌如浪。林博士忽然明白,所谓商业模式,终究是让价值流动的方式,就像苗寨里的溪流,既要灌溉田地,也要滋养生灵,而好的溪流,从来懂得随地形改变流向,却始终奔向同一个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