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集:《赴美筹备》
跨洋的天平
纽约深秋的雨丝裹着寒意,打在洛克菲勒中心的玻璃幕墙上。林博士望着会议室长桌对面的美方代表们,他们笔挺的西装袖口露出的名表指针,与自己腕间苗银手镯的雕花形成微妙对比。桌上的咖啡蒸腾着热气,却暖不透空气里弥漫的审慎——这是他们与康奈尔医疗集团的第三次会面,也是最关键的一次。
“林博士,我们非常认可针灸与苗医结合的临床价值。”集团首席战略官埃文斯推了推金丝眼镜,指尖在平板电脑上划出一组数据,“但贵团队提供的财务模型显示,五年内roi(投资回报率)仅为8.3%,这低于我们对创新医疗项目的预期。”他身后的法务总监补充道:“更重要的是,替代疗法的保险覆盖范围在各州差异巨大,如何确保患者负担得起治疗费用?”
小李迅速翻开笔记本,露出密密麻麻的批注:“我们已与Aetna保险初步接触,他们愿意为二期临床试验患者提供部分费用报销。关于定价策略,我们计划采用分级付费制——”话未说完就被打断,埃文斯摇着头:“分级制会增加管理成本。在纽约州,每增加一个收费层级,合规审查就要多三个月。”
窗外的雨越下越大,林博士忽然从公文包里取出个木盒。打开的瞬间,十二根长短不一的苗银针灸针在顶灯照射下泛着柔光,每根针尾都雕刻着不同的草药图案。“这些针在苗寨里传了七代,”他拿起最短的那根,针尾的金银花图案清晰可见,“过去,苗医用它为乡亲治病,换一袋米或几捆柴。现在,我们想找到现代社会的‘米与柴’——既能让疗法延续,又不让患者为难。”
埃文斯的目光在银针上停留了许久。他想起自己祖母患带状疱疹后,西医止痛药效果不佳,最终是中医针灸缓解了神经痛。“我让财务团队重新测算过,”他忽然开口,“如果将疗法纳入慢性病管理套餐,配合远程随访系统,roi能提升至11.7%。但需要贵团队提供更详细的疗效数据支持套餐定价。”
接下来的四周,团队分成两组连轴转。医疗组在圣玛丽医院的合作病房里,对三十名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进行标准化治疗记录,每天凌晨三点,纽约与湘西的团队准时视频会诊,调整符合西方患者作息的治疗时间——将传统苗医强调的“辰时开穴”调整为当地时间上午九点,同时记录患者的C反应蛋白指标变化。
市场组则泡在纽约州保险监管局的数据库里,制作出一份涵盖五十个州的保险政策手册。小李发现,在华盛顿州,替代疗法的报销比例与治疗师资质直接挂钩,于是连夜联系国内,推动三名苗医传承人考取美国国家针灸与东方医学认证委员会(nCCAom)证书。“就像给银针配上现代的‘刻度’,”他在视频会议里对团队说,“这样才能被精准衡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