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蓝天野 作品

现实和沉迷

侍女端着刚温好的酒壶,穿过喧闹的庭院——今日是韩衡的生辰,相邦府遣了仆役来帮忙布置,扫地的、挂画的、摆宴席的,来来往往热闹得很。如文网 吾错内容可她眼角的余光扫过正屋,见韩衡正独自坐在案前,对着一卷星图出神,仿佛这满院的喧嚣都与他无关。

她心里悄悄泛起一丝甜。

当初她求着进别馆时,管家曾说“公子喜静,身边最多留两个仆役”,可她来了没三月,那两个仆役就被韩衡以“活计不多,不必浪费人力”为由打发走了。后来相邦府又要派几个侍女来,也被他婉拒了,只说“有一个打理书房就够了”。

够了?她偷偷抿了抿唇。这别馆虽不大,可每日洒扫、整理书简、准备膳食,哪样不是繁琐活计?他偏说“够了”,偏就留了她一个。

就像此刻,满院的仆役忙着布置,他却只让她进正屋伺候。她斟酒时故意慢了些,袖口的流苏轻轻扫过他的手背,他指尖微顿,却没像往常那样移开,只是低声道:“今日的星轨有些异常,昴宿的位置比测算的偏了半分。”

她听不懂这些,却顺着话头问:“那……要紧吗?”

“说不准。”他抬头看她,目光落在她鬓边的珠花上——那是她今早特意戴上的,珍珠是父亲从东海寻来的,在烛火下泛着温润的光。他看了片刻,忽然道,“这珠子的光泽,像极了昴宿的亮星。”

又是星星。她心里嗔怪,脸上却笑盈盈的:“公子喜欢?那我明日换颗更大的来。”

他愣了愣,像是才反应过来自己说了什么,耳根微微泛红,慌忙低下头去看星图:“不必了……我只是随口说说。”

她看着他这副模样,差点笑出声。转身去端点心时,故意让裙摆扫过他的膝头,他下意识地往后缩了缩,却没说什么。满屋子的烛火明明晃晃,映着他清俊的侧脸,她忽然觉得,这屋里的热闹,从来都不是给那些仆役的,是给她的。

不然,为何偏留她一个人在身边?为何府里送来的新茶,他总让她先尝?为何她随口提过喜欢院里的梧桐,他便让人在窗下又种了一株?

这些事,他从没说过缘由,可她心里清楚得很。就像他研究的星图,那些星星的轨迹从不说谎,他的心意,也藏在这些细微的举动里,一点一点,比星轨还清晰。

仆役在院外请示是否要开席,韩衡扬声道:“再等等。”然后转头看她,“你今日……换了新的香?”

她心头一跳,面上却故作平静:“嗯,前几日托人买的,公子若不喜欢,我明日就换回来。”

“不必换。”他声音低沉,目光落在她发间,“挺好的。”

三个字,说得轻描淡写,却让她心里像揣了团暖炉。她低头掩住唇角的笑意,端起酒壶重新斟酒,心里想:娘说他不食人间烟火,可他明明把所有的烟火气,都留了给她一个人。

窗外的月光悄悄爬上窗棂,与烛火交织在一起,像极了他藏在星图背后的温柔。这屋里的热闹,终究是他们两个人的。

新郑城的风,近来总带着些说不清的味道。申不害变法虽让韩国国力蒸蒸日上,可相邦府与宗室的角力、旧贵族与新兴士族的暗斗,早已像观星台的铜窥管,悄悄对准了权力的中心。

而韩衡,这个手无实权却博古通今的公子,成了各方势力眼里最特殊的“活字典”。

晨起刚推开书斋门,就见相邦府的门客候在阶下,捧着一卷新编的《刑律》竹简,笑得恭敬:“公子学问精深,相邦特意让在下送来,请公子看看这几处条文,是否合于古礼、顺乎天象?”

韩衡接过竹简,指尖划过“盗律”“贼律”的条目,只淡淡道:“律法当以治世为本,与天象何干?此处量刑过重,恐失民心。?′?咸(=鱼d看u?±书>>网¤·$ u追#;¥最£新!>章\¨d节¢[”说着提笔删改,浑然不觉门客眼底掠过的异色——相邦要的哪是改律法,是想借他的口,堵住宗室“变法违逆天道”的非议。

午后的阳光正好,宗室太傅又带着家奴来了,送来一箱罕见的西域星图,话里话外都在说“近来宫中怪事频发,怕是地气失衡,还望公子为宗室宅邸卜个方位”。韩衡铺开星图,注意力全在那些陌生的星座上,头也不抬地回:“地气流转自有定数,与人宅无关。太傅若有空,不如多看看农书,秋收将近了。”

太傅碰了个软钉子,讪讪地走了。侍女在旁收拾茶盏,看着那些被冷落在角落的名贵礼盒,心里暗暗咋舌——这些人捧着金银珠宝来,哪是真为请教学问,不过是想拉他站队。可自家公子,偏偏像块浸了水的石头,油盐不进。

更让人咋舌的是他对皇室的态度。

韩昭侯的小女儿,那位金枝玉叶的公主,前几日带着宫女,浩浩荡荡地来别馆“请教星象”。公主穿着

最华贵的锦袍,鬓边插着孔雀石步摇,笑盈盈地说:“听闻公子能算姻缘,可否为我算算?”

当时韩衡正在校准窥管,闻言只回头看了一眼,指着天边的织女星道:“公主看,织女星与牛郎星相距十六光年,纵使算得准,也渡不过这星河。姻缘若能算,世间便无痴男怨女了。”

公主脸上的笑僵了,捏着帕子的手都泛了白。随行的宫女想发作,却被公主拦住。她望着韩衡专注的侧脸,终究是没再说什么,带着人悻悻地走了。

事后侍女忍不住问:“公子,那可是公主啊,您怎好那样回话?”

韩衡正对着星图记录数据,头也不抬:“我只说星象,没说她不好。”

他是真不懂。不懂相邦府的门客为何总在律法里掺“天象”,不懂宗室太傅为何非要给宅子“卜方位”,更不懂那位公主的“姻缘”,为何要问织女星的距离。在他眼里,这些人与其花时间琢磨这些,不如多看看农田的墒情,多算算历法的误差。

可他越是不懂,越是置身事外,各方势力就越想拉拢他。他的话被当成“天意”,他的举动被解读为“倾向”,连他随口说的一句“今日风大”,都能被传成“某派系气数将尽”的谶语。

暮色降临时,别馆外又停了几辆马车,不知是哪方势力又派来了人。韩衡却浑然不觉,正拉着侍女看他新画的星轨图:“你看,这颗暗星的轨迹,与三日前的测算偏差了半寸,明日得再去观星台校准。”

侍女望着他眼里的光,忽然觉得,或许他不是不懂,是不屑懂。这世间的权力争斗,在他眼里,大概远不如一颗暗星的轨迹重要。

而那些暗流涌动的势力,争来斗去,却偏偏撼不动这颗只懂星星的“活字典”。或许,这才是他最安全的位置。

侍女名叫姜明玥,姜是韩国世家大姓,明玥二字取自“明月照沟渠”,她父亲说,既要有明月的清辉,也要有照进俗世的暖意。

那夜的星象格外奇异。紫微星旁忽然多出一颗客星,光芒忽明忽暗,连《甘石星经》里都没记载过。韩衡在观星台站了整整半夜,明玥捧着披风在身后跟着,看他时而皱眉测算,时而俯身记录,铜制窥管的影子在地上拉得老长,像条沉默的蛇。¨我¨的/书`城` !免!废¢越~毒+

“公子,夜深露重,回屋吧。”明玥第三次劝他时,天边已泛起鱼肚白的浅淡。

韩衡却摇了摇头,指着那颗客星道:“它的运行轨迹不对,像是被什么引力牵引着……明玥,你看那片星云,像不像去年你父亲送你的那块孔雀石?”

明玥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只看见一片模糊的光,却还是配合着点头:“像。”

他这才直起身,揉了揉发酸的脖颈,眼底带着血丝,却亮得惊人:“今日得把这些数据记下来,怕是百年难遇的天象。”

回到别馆时,天已微亮。韩衡翻出竹简开始记录,明玥在旁研墨,看他写得入神,连早饭都忘了吃。直到暮色再次降临,他才放下笔,长长舒了口气,却突然打了个寒颤。

“公子着凉了?”明玥慌忙去拿披风——那披风是她母亲亲手绣的,领口滚着姜家特有的云纹,在世家女眷中也是极讲究的样式。

他却摇摇头,脸色有些苍白:“这几日总做噩梦,梦见星轨全乱了,天地都在晃。”

明玥心里一紧,想起父亲提过的“客星犯主,恐生变数”,却不敢说出口,只轻声道:“公子太累了,好好睡一觉就好了。”

夜里,明玥刚在偏房卸下钗环,就听见韩衡在院里唤她。她披了件素色披风出去,见他站在廊下,月光落在他身上,竟有些单薄。

“公子有事?”

他犹豫了片刻,才低声道:“明玥,今夜……你跟我去里屋睡吧。”

明玥的脸“腾”地红了,连耳根都烧了起来,捏着披风系带的手指微微发颤:“公子,这、这不合规矩……姜家的女儿,从未有过这般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