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七七和丈夫79(第2页)
第一行:今天你以病人为中心。
第二行:明天病人以你为信赖。
然后,她把白板笔递给离她最近的实习生,说:“来,先做个自我介绍——再告诉我,如果你是我,下一针该怎么扎?”
那一刻,窗外的晨光正好穿过百叶窗,落在她崭新的带教工牌上,也落在那些跃跃欲试的年轻眼睛里。
七七第一次真正意识到“佩服”两个字的分量,是在一个再平常不过的清晨。
那天她早起给全家煮面,刚把葱花撒进锅里,就听见女儿卧室的门“咔哒”一声轻响——五点四十,天还没亮透,女儿已经换好干净的护士裤,蹲在玄关系鞋带。七七顺口问一句“怎么又这么早”,女儿抬头,笑得像拧开的小灯:“昨晚急诊收了个百草枯中毒的孩子,我得去看看昨天抽的血钾结果,顺便把实习生的早班考核表排出来。”
那一瞬,七七忽然有点恍惚:记忆里那个走路爱踢石子、写不完作业就哭鼻子的小姑娘,什么时候把“责任心”三个字写得比她还大了?
她偷偷跟着女儿走到公交站。冬日的风像刀子,女儿却把羽绒服脱下来裹在身边打瞌睡的实习生身上,自己只剩一件单薄的卫衣。车来了,她先扶着实习生上去,自己垫后。车门关上的刹那,七七隔着玻璃看见女儿冲她挥手,嘴巴一张一合——
“妈,回家吧,风大。”
七七没听清,却看懂了。那一刻,她鼻尖猛地酸了:原来被保护的人早已换了位置。
中午,七七破天荒地第一次没午休,拎着保温桶去了急诊科。隔着半开的诊室门,她看见女儿正半蹲着给一个嚎啕大哭的小男孩打留置针。小男孩挣扎得厉害,女儿一边轻声哄“马上就好了,阿姨给你贴最厉害的小恐龙贴纸”,一边稳稳地一针见血。贴完贴纸,小男孩破涕为笑,女儿却悄悄把被踹青的小腿往裤管里藏。七七在门外攥紧保温桶的提手,心里像被什么钝器撞了一下——疼,却也暖。
下午护理部做操作考核,七七被邀请以“家属代表”的身份旁观。轮到女儿带教的实习生做心肺复苏,小姑娘紧张到手抖,按压频率全乱。七七以为女儿会皱眉,却只见她蹲下去,把掌心覆在实习生手背上,带着她一起压,一起数:“01、02、03……”节奏对了,女儿就松开手,用口型鼓励:“继续,你可以。”
考核结束,实习生扑过去抱住她,声音哽咽:“老师,谢谢你没换人。”女儿拍拍她的背:“我当年第一次上台,比你抖得还厉害,是我老师没放弃我。”
坐在角落的七七突然红了眼眶——原来女儿一直记得来时的路,也愿意给别人留一盏灯。
晚上回家,女儿累得瘫在沙发上,脚肿得脱不下鞋。七七蹲下去,一边拿热毛巾给她敷,一边装作不经意地问:“这么拼,图啥呀?”
女儿歪头想了想,声音沙哑却亮:“妈,你们替我选的专业,我得替自己把它走成喜欢的样子。你们担心我吃不了苦,我就想证明给你们看——苦可以吃,还能把苦嚼出甜味来。”
七七没接话,只是低头帮她揉脚。揉着揉着,眼泪就砸在女儿脚背上——温热的,像当年产房里的第一滴汗,也像此刻心底最软的那块肉。
她终于承认:自己那些“为你好”的规划,在女儿的倔强和努力面前,显得既单薄又狭隘。那个小时候摔倒了都不哭的小娃娃,如今长成了能为别人挡风遮雨的大人,用她自己的方式,把“护理”两个字写成了滚烫的信仰。
临睡前,七七把女儿换下来的工牌悄悄放进抽屉,和自己的存折、户口本收在一起。那是她前半生最重要的三样东西:一个给了她生命,一个给了她生计,如今又添了一个——给了她骄傲。
她在工牌背面轻轻写了一行小字:
“妈妈曾经想给你全世界,现在才知道,你才是妈妈全世界里最亮的那束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