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中立之道(第2页)
蒯迪元打开木盒,里面铺着黑色绒布,放着三株通体雪白的草药,叶片上凝结着晶莹的露珠,是治疗心魔的罕见灵药“清心草”,只生长在魔域的极寒之地。附言上写着:“前次无礼,特赠薄礼赔罪,望师太能用此草救治更多心魔困扰者。”
“魔道送药给静心庵?”林风惊讶地睁大了眼睛,“这太不可思议了!”
蒯迪元却不意外,他取出审核记录,认真写下“非禁品,合规”的评语,盖上物流堂的印章:“按规矩派送,师太愿不愿收,由她自己决定。”
静心庵的师太收到包裹时,正在禅房抄写经书。她打开木盒,看着里面的清心草,又读了附言,苍老的脸上露出温和的笑容:“看来魔域也有向善之人。”她让弟子取来一瓶“静心露”,作为回礼托物流堂转赠,“告诉血煞堂的信使,草药我收下了,这瓶露水能安神定魂,若他们有修士受心魔困扰,或许能用得上。”
一来一往的派送,竟让原本敌对的双方有了微妙的交流。当血煞堂收到静心露时,血煞子摩挲着瓶身的莲花纹路,沉默了很久,最终让信使送来一张感谢符:“物流堂守中立,重承诺,血煞堂记下了。今后魔域与昆仑的正常物件流通,愿信物流堂。”
消息传开后,越来越多的正常包裹开始在昆仑与魔域之间流转:魔域的修士托物流堂寄送极寒之地的矿石,用于昆仑的炼器;昆仑的药农通过物流堂向魔域出售灵米种子,改良魔域的贫瘠土地;甚至有离散多年的亲友,通过匿名包裹传递平安消息,让断裂的因果重新连接。
物流堂的审核处日渐忙碌,却井然有序。各派长老在审核时,渐渐发现所谓的“魔道修士”并非都穷凶极恶,他们也有求医问药、互通有无的需求;而昆仑修士也并非都清正廉洁,偶尔会有偷偷寄送违规物品的情况。审核记录成了最公正的镜子,照出人心的复杂,也让“物流中立”的原则更加深入人心。
冬日的一个午后,蒯迪元在审核处整理记录,窗外飘着细碎的雪花,落在“中立流通”的木牌上,很快融化成水珠。灰衣修士提着食盒走进来,里面是刚做好的灵米糕:“蒯道友,尝尝我家师妹做的点心。”他指着桌上的物流记录,“最近魔域的合规包裹越来越多,连太上长老都夸你这中立原则立得好,减少了不少无谓的冲突。”
蒯迪元有些意外,接过米糕尝了一口,甜而不腻的灵力在舌尖化开。他看着窗外的雪景,笑着说:“其实不是原则立得好,是流通本就是天道。人与人之间,门派与门派之间,哪怕正邪之间,都需要一条沟通的渠道,物流堂不过是修了这条路而已。”
灰衣修士深有感触地点头:“以前总觉得魔道是洪水猛兽,接触后才发现,他们也是活生生的人,有需求,有情感。这大概就是‘流通悟道’的真谛吧。”
傍晚时分,审核处的铃铛再次响起。这次送来的是个普通的布包,寄件人是魔域的一个小修士,收件人是昆仑主峰的藏书阁,里面是三卷残缺的古籍抄本,附言说“在魔域废墟发现,或许对昆仑有用”。检测显示古籍不含魔气,审核处顺利放行。
蒯迪元亲自派送这单包裹,踏着薄雪行走在通往主峰的路上。月光洒在雪地上,反射出柔和的光芒,布包在帆布包里轻轻晃动,里面的古籍仿佛在诉说着跨越正邪的故事。他想起长老会的裁定,想起静心庵的草药,想起血煞堂的感谢符,心中豁然开朗——中立之道不是和稀泥,是在坚守底线的前提下,为善意流通打开一扇门,让理解与尊重在物件流转中慢慢滋生。
回到物流堂时,夜色已深。林风正在灯下整理新的派送路线,地图上代表中立通道的蓝色线条从物流堂延伸出去,一端连接着昆仑的各个门派,另一端则通向云雾缭绕的魔域边界,像一条跨越隔阂的纽带,在雪夜里散发着温暖的光芒。
“师父,长老会送来新的锦旗!”阿木举着面红绸锦旗跑进来说,上面绣着“中立流通,功德无量”八个金字,是各派长老联名赠送的。
蒯迪元接过锦旗,挂在灵堂最显眼的位置,与之前的“流通为道”“自愿为则”匾额相映成辉。他知道,物流中立的原则才刚刚确立,未来还会有更多挑战,但只要守住“合规流通、坚守底线”的初心,这条跨越正邪的物流之路,就一定会越走越宽,让昆仑与魔域之间,不止有冲突与隔阂,更有理解与共存的可能。
窗外的雪越下越大,物流堂的灯火在风雪中温暖明亮,照亮了堂内忙碌的身影,也照亮了那条连接人心的中立之道,在寂静的冬夜里,无声地诉说着流通的力量与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