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中立之道
霜降过后的昆仑山脉,寒意渐浓,第一场冬雪悄然而至,给主峰的琼楼覆盖了一层薄薄的白霜。昆仑长老会的议事正在琼楼举行,殿内温暖如春,灵炭在炭盆中发出细微的噼啪声,却驱不散空气中的凝重——魔道订单引发的争议已持续半月,各派修士为此争论不休,连一向沉稳的昆仑掌门都眉头紧锁。
蒯迪元坐在末席,身上的青布衫沾着雪渍,刚从魔域边界赶回。他面前的案几上放着封印盒和完整的派送记录,墨鸦羽毛、拒收凭证、执法证词一字排开,像一条清晰的因果链,证明物流堂的派送流程合规无误。
“蒯迪元,你可知罪?”青云门新任长老再次发难,将一叠投诉信拍在案上,“各派弟子联名上书,指责物流堂为魔道递送禁术,置昆仑安危于不顾!若不严惩,何以服众?”
蒯迪元站起身,对着殿内长老深深鞠躬,语气却不卑不亢:“弟子不知何罪之有。接单前报备长老会,派送中有执法监督,遇拒收即刻返回,全程符合昆仑规制。若只因寄件人是魔道便定罪,那‘中立流通’四字,岂不成了空谈?”
“一派胡言!”长老怒视着他,“魔道与我昆仑势不两立,你为虎作伥,还敢谈中立?”
“势不两立,不等于断绝流通。”蒯迪元目光坚定,“三百年前血魔之乱后,昆仑与魔域虽不通往来,却从未禁止信使传递消息。物流堂所为,与信使何异?区别只在是否合规备案。”
殿内陷入沉默,不少长老露出深思之色。静心庵的师太轻声开口:“老尼以为,蒯道友所言有理。流通本身无正邪,关键在流通之物是否有害,流程是否合规。若因寄件人身份而禁绝,才是因噎废食。”
丹霞派掌门附和道:“师太说得对。我们反对的是禁术滥用,而非正常流通。物流堂主动报备、接受监督,已尽到责任,不该苛责。”
青云门长老还要反驳,却被昆仑掌门抬手制止。掌门环视众长老,声音沉稳有力:“争论无益,当以规矩定是非。物流堂以‘流通’为本,此道本身无错,但需明确边界:凡涉及害人之物、禁术秘籍,未经长老会特批不得接单;正常物件递送,不问寄件人身份,只需备案合规,此为‘物流中立’原则。”
他顿了顿,目光落在蒯迪元身上:“即日起,物流堂需设立‘危险品审核处’,由各派长老轮流值守,所有可疑包裹需经审核后方可派送。你可愿意?”
“弟子愿意!”蒯迪元毫不犹豫地答应,这正是他想要的结果——既守住了中立流通的底线,又明确了监管边界,让物流堂的存在有了更清晰的法理依据。
长老会的裁定传遍昆仑后,虽仍有传统派私下非议,却再无人能公开指责物流堂“通魔”。物流堂的危险品审核处很快在堂口东侧落成,三间青砖瓦房外悬挂着“审核重地”的木牌,丹霞派的药修、清风观的符师、青云门的执法弟子轮流在此值守,对可疑包裹进行灵力检测与合规审查。
“师父,您看谁来了?”林风兴冲冲地跑进审核处,身后跟着个穿灰布道袍的修士,竟是之前态度强硬的青云门灰衣修士。对方手里捧着一卷玉简,神色有些不自然。
“蒯道友,这是青云门整理的《禁术名录》,收录了昆仑已知的所有害人之术,或许对审核有用。”灰衣修士将玉简放在案上,语气生硬却带着诚意,“断魂桥那趟,是老夫多有偏见,望见谅。”
蒯迪元接过玉简,指尖传来温润的灵力——这是用青云门秘传的“静心玉”制成,能自动净化邪祟气息。他笑着拱手:“多谢道友赠礼,物流堂的审核正需要这些资料。之前的事,误会而已,不必挂怀。”
灰衣修士深深看了他一眼,转身离开时,脚步比来时轻快了许多。林风凑过来看玉简,惊讶地发现里面不仅有禁术名录,还有灰衣修士手写的批注,标注着每种禁术的伪装手法和检测要点,显然是用心整理的。
“看来中立原则真的能化解偏见。”林风感叹道,“连最保守的青云门修士都愿意帮忙了!”
蒯迪元点头,心中却明白,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中立原则不仅要得到昆仑认可,更要让魔域修士信服,否则物流堂只会陷入两头不讨好的境地。
半月后的一个清晨,审核处的铃铛突然响起——这是有特殊包裹需要审核的信号。林风跑出去查看,回来时手里捧着个巴掌大的木盒,盒身刻着魔域特有的骷髅花纹,却没有丝毫魔气,反而散发着淡淡的药香。
“是墨鸦送来的,寄件人写着‘血煞堂信使’,收件人是静心庵师太。”林风将木盒放在检测阵中,阵法亮起柔和的绿光——代表无害,“里面好像是药材,检测不出禁术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