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悟道图
谷雨时节的昆仑山脚,细雨如丝,将青石板路润得发亮。蒯迪元坐在快递点的窗前,指尖划过铺开的羊皮纸,上面用朱砂和墨线勾勒着密密麻麻的线条——这是他花了三个月绘制的“昆仑物流修行图”,将山脉的快递路线与灵脉节点、因果交汇点一一对应,红色标记代表灵力旺盛的“快充点”,蓝色标记代表因果集中的“闭环处”,黑色线条则是最适合低阶修士修行的“缓冲路线”。
“师父,这里的灵脉节点是不是标错了?”林风捧着砚台凑过来,鼻尖沾着点墨渍,“弟子昨天去黑风岭派送,发现暗河附近的灵力比图上标记的更活跃,应该用朱砂加粗才对。”
蒯迪元低头核对,果然发现标记的灵力强度与实际有偏差。他笑着用朱砂笔加粗线条:“多亏你细心。这图谱本就是靠一次次派送验证出来的,错了就改,才能让后来者少走弯路。”他指着图谱中央的昆仑主峰,“你看,从山脚到主峰的路线,就像修士从筑基到金丹的修行路,有平缓的坦途,有陡峭的险坡,还有需要绕行的瘴气区,得一步一步走扎实。”
林风似懂非懂地点头,突然想起什么:“对了师父,丹霞派的小师弟们托我问问,能不能借您的图谱抄录一份?他们说每次跟着咱们的派送路线修行,灵力都顺畅得多。”
蒯迪元放下笔,望向窗外雨中的山路。自从开设“物流修行坊”后,越来越多低阶修士来请教修行方法,尤其是外门弟子,大多资质平平,传统吐纳法进展缓慢,反而对“顺着路线悟灵力”的法子格外受用。他沉吟片刻:“抄录可以,但要告诉他们,图谱只是参考,真正的修行还得靠自己走在路上悟。”
消息传开后,快递点顿时热闹起来。青云门的外门弟子提着文房四宝来了,清风观的小道童抱着竹简来抄录,连静心庵的女弟子都撑着油纸伞赶来,小小的快递点挤满了人,墨香混着淡淡的灵力气息,竟比山间的道观还要像修行之地。
“蒯道友,这‘缓冲路线’是什么意思?”一个圆脸小道童举着抄好的图谱问道,指着黑风岭的曲线,“弟子每次走到这里都灵力滞涩,是不是该绕开走?”
蒯迪元接过图谱,用指尖沿着曲线滑动:“缓冲不是绕行,是放缓速度。”他想起穿越妖兽林的经历,“这里的灵力像湍急的溪流,直接冲过去会受伤,得像派送易碎品那样轻缓,顺着水流的方向慢慢走,让灵力一点点渗透经脉,这叫‘以缓济急’。”
小道童恍然大悟,连忙在图谱旁批注“轻行慢走,顺流而息”,引得周围弟子纷纷效仿。林风在一旁帮忙解答疑问,讲解时的语气带着前所未有的自信——曾经被嘲笑“资质愚钝”的外门弟子,如今成了低阶修士们敬佩的“林师兄”,连说话都带着灵力流动的韵律。
傍晚雨停时,抄录图谱的修士渐渐散去,却把消息带到了各个门派。第二天一早,快递点门口排起了长队,都是来求图谱抄本的低阶修士,甚至有远在百里外的散修特意赶来,捧着自家种的灵米作为谢礼,只求能抄录一份“山路悟道图”。
“小蒯老板,你这图谱比青云门的基础心法还受欢迎呢!”赵叔端着刚蒸好的灵米糕,看着排队的修士们打趣,“以前他们见了我这杂货铺都绕着走,现在天天来问有没有新的抄本,说你的图能治‘灵力淤塞’。”
蒯迪元笑着递过灵米糕,心里却有些担忧。他绘制图谱本是为了方便派送和弟子修行,没料到会引发如此热潮,若是被传统派长老得知,怕是又要引来非议。正想着,云师兄的身影出现在人群外,白衣在晨光中格外醒目。
“看来你的‘物流修行图’已经传开了。”云师兄走进店里,目光落在墙上张贴的大图上,眼底闪过一丝惊讶,“连主峰的低阶弟子都在传抄,说按图修行能少走三年弯路。”他递过一卷玉简,“掌门让我问问,是否愿意将图谱存入昆仑典籍库,供各派弟子参考?”
这个提议让蒯迪元又惊又喜:“掌门真的同意?”
“传统虽重,却也不能无视修士的需求。”云师兄指着图谱上的因果交汇点,“你将签收处标记为‘因果闭环点’,这点很妙。许多低阶修士不懂如何稳固灵力,其实每次完成助人之事后的愉悦感,就是最好的闭环之力,比打坐苦修更有效。”
得到掌门认可后,蒯迪元彻底放下心来。他和林风一起,将图谱细化成“入门版”“进阶版”和“派送版”,分别适合不同阶段的修士使用。入门版简化了灵脉节点,只用红蓝两色标记安全路线;进阶版增加了因果流转的注释;派送版则标注了最适合边送快递边修行的“实践路线”,深受外门弟子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