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昆仑议事(第2页)
他环视殿内长老,声音在肃穆的大殿中格外清晰:“天道本就无处不在,流通即是天道的体现。修士打坐是灵气的流通,我送快递是因果的流通,本质都是在顺应天道运转。若只认打坐为正途,不认因果为大道,岂不是把天道看得太狭隘了?”
这番话如投石入湖,在长老们心中激起层层涟漪。丹霞派掌门看着灵界签收单上的金色纹路,想起自己门派因丹药流通不畅导致的损耗;清风观长老抚摸着灵力棉布,想到观中药田因灵气淤塞枯萎的药草;连青云门的太上长老都皱起眉头,似乎在思索门派弟子因闭门修行导致的灵气滞涩。
殿外的阳光透过窗棂,在玉台上投下温暖的光斑。沉香的烟气渐渐散去,几位长老开始低声交谈,虽仍有争执,但语气已缓和许多。昆仑掌门观察着众人神色,缓缓开口:“蒯迪元所言,确有几分道理。修仙界确实太久固守成规,忘了‘流通’二字的真意。”
他顿了顿,目光转向蒯迪元:“但传统修行之法流传千年,自有其道理。你可愿留在昆仑,将物流修仙论整理成册,与各派修士交流印证?若能证明其长远可行,昆仑愿承认你的修行之道。”
蒯迪元心中一喜,正要答应,却见青云门太上长老起身反对:“掌门三思!此风绝不可长!若让凡俗之法登堂入室,岂不是让昆仑沦为笑柄?”他瞪着蒯迪元,“你若识相,便该回你的快递点,安分守己,莫要再宣扬歪理!”
“长老此言未免太过固执。”云师兄上前一步,白衣在光影中格外挺拔,“当年初代昆仑掌门创派时,也曾被斥为‘离经叛道’,如今不也成了正道领袖?修行之道本就该兼容并蓄,岂能因‘不同’就斥为‘歪理’?”
静心庵的师太不知何时也来到殿内,合十行礼:“老尼附议云师兄。蒯道友的因果修行,重在善意与坚守,与我佛‘慈悲为怀’异曲同工,何错之有?”她看向掌门,“不如让蒯道友在山脚设立‘物流修行坊’,让愿意尝试的修士自行学习,既不扰乱门派秩序,也能验证其道是否可行。”
这个提议得到了多数长老的认可。昆仑掌门沉吟片刻,点头道:“便依师太所言。蒯迪元,你可在昆仑山脚开设修行坊,昆仑会提供必要的支持,但你需保证不强迫修士学习,不扰乱修仙界秩序。三年之后,再论你的道是否该被承认。”
蒯迪元躬身行礼:“弟子遵命。”他心中明白,这是最好的结果——传统门派的观念难以一蹴而就,但至少他们愿意敞开一扇门,让物流修仙有了被看见、被验证的机会。
离开问道殿时,夕阳正染红天际。林风早已在殿外等得焦急,看见师父出来,连忙迎上去:“怎么样?长老们同意了吗?”
蒯迪元笑着点头,将昆仑掌门的决定告诉徒弟,林风激动得跳起来,在石阶上蹦蹦跳跳,引得路过的修士纷纷侧目。
下山的路上,晚风带着松涛的清香。蒯迪元望着远处山脚的快递点,灯光在暮色中温暖明亮,像一颗坚守在人间的星辰。他知道,与传统门派的论道只是开始,未来还会有更多质疑和挑战,但只要守住“流通”与“善意”的初心,物流修仙之路就一定能走得更远。
云师兄并肩走着,忽然笑道:“你今日的‘流通论’,连掌门都暗自点头了。”他递过一枚昆仑令牌,“有了这个,你可以自由出入主峰典籍库,里面有不少关于因果和灵脉流通的古籍,或许对你完善体系有帮助。”
蒯迪元接过令牌,指尖传来温润的灵力,心中涌起暖流。他回头望了眼巍峨的问道殿,长老们的身影已隐入暮色,但他仿佛能看到,在那肃穆的殿堂里,有几颗思想的种子已悄然埋下——关于修行的定义,关于天道的流通,关于传统与创新的平衡,这些种子终将在未来生根发芽。
回到快递点时,赵叔和几个外门弟子正在门口挂灯笼,红色的灯笼在夜色中格外醒目,上面写着“物流修行坊”五个新漆的字。看见蒯迪元回来,众人纷纷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问议事结果,听到可以开设修行坊,都欢呼起来。
“以后咱们也是正经的修行门派了!”林风举着灯笼转圈,笑得眼睛都眯成了缝。
蒯迪元看着热闹的众人,又望向昆仑主峰的方向,夜色中的山峦沉默而威严,却在星光下透出几分柔和。他知道,属于物流修仙的新篇章,才刚刚翻开。而这一切的起点,不过是一个快递员对“准时送达”的坚守,对“因果不爽”的敬畏,对“人间流通”的热爱。
殿内的沉香或许仍在燃烧,传统的争论或许尚未平息,但山脚下的灯笼已经亮起,照亮了一条属于凡人的修仙之路,也照亮了天道流通中最温暖的那部分——人间烟火,善意相传,生生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