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5章 强劲的吴国(第2页)
故而,吴国国君也是遍访能人良将,在朝堂之上招来了一大批能征善战的将军!
可以说,在江明没有对吴国动手前,吴国已经武装到了牙齿!
江明早已派“线人”潜入吴国打探吴国的情况,将吴国的“备战工作”一一的刺探了回来。
看着沙盘上吴国的地形,江明也眉头紧皱,知道想打败吴国,或许......比打败自己的母国秦国更难!
吴国这个国家,除了民众骁勇善战外,最关键的一旦就是凝聚力强!
其实,可以看作一个放大版本的“中山国”。
而且,吴国国君要比中山国的国君聪明得多......
这从他的排兵布阵,还有后援补给,军队的部署方面都可以看出来!
想拿下吴国,绝非一件容易的事。
而且,如果自己跟吴国开战,秦国再在后面补刀子,让自己陷入东西两线作战的尴尬处境,这明显是糟糕的!
虽然说,有赵国和魏国牵制着秦国,但长久持续下去,绝非上策。
而且,吴国地形复杂,远非一马平川的大草原,只要发现了主力,拼杀就可以!
就在江明在洛邑城中反复琢磨如何解决吴国问题的时候,秦国的使臣到了!
江明在漠北成功剿灭北匈奴的事,也传到了秦国的咸阳。
老秦王意识到,自己已经没有任何的实力和资本再跟自己的这个儿子讨价还价了!
之前,秦国的北境,6-7万北匈奴的铁骑骚扰,攻城略地,已经让秦军吃尽了苦头。
北匈奴骑兵骁勇善战,纪律严明,打法灵活,秦军抵抗的非常吃力!
幸而江明在大鲜卑山剿灭了匈奴人的主力部队,吓得他们西逃,让秦国喘了口气!
足见,江明部队的战斗力,尚且在北匈奴之上,再跟自己交战,那后果可想而知!
尽管有函谷关作为天险,可以抵挡中原的大军西进。
但是北匈奴已经找到了绕道进军秦国的道路,那江明剿灭了北匈奴的主力,俘获北匈奴的将领,岂能不知如何绕道杀向秦国?
尤其是,江明这小子心狠手辣,连天子都给杀了,还有啥他干不出来的?
权衡利弊下,江明的“爹”,老秦王,也决定派出使臣,向江明称臣,表示愿意归附大乾朝廷的管理。
但是兵权他不愿意交。
给的理由也很充分。
西北有羌人,林胡,娄烦等少数民族,北匈奴也有可能随时反杀回来,所以需要大量的士兵戍边,还希望江明理解。
江明此刻的心态早就已经变了,也不想继续为难自己的老爹。
只是告诉秦国使者,秦国地理位置特殊,可以不用交出三分之二的士兵,但得让自己的哥哥嬴壮当人质来洛邑!
秦国使臣把江明的意思带了回去。
老秦王一听,开心得不得了,毕竟,让一个儿子过去当人质,总好过亲儿子杀上门强!
最关键的是,还能平息一场惨烈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