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巫福星的坦诚

何盼与季教授越吃越投入,从豆粒的显微结构聊到淀粉分支酶活性,听得众人频频点头却似懂非懂。 众人只能一边吃着,一边端着米酒杯,笑看这场拆不进话的的晚餐,王程成眼看众人把6大盘子豆子都要吃完了,忙回厨房去煮面条去了。

“小苏,这些都是传统老品种,” 何盼忽然放下筷子,指尖轻点 “大青皮” 的豆荚:

“即使用云雾诱导基因强化,也该是强化单一优势性状,为何口感改良如此显著?” 他的目光掠过满桌毛豆,像在审视一组特殊的实验样本。

苏砚秋退出手机笔记界面,手机屏幕上调出她自己做的杂交配组表,指尖划过 “大青皮 x 铁荚王” 的混种标记:

“可能传统杂交追求‘优势互补’,但远缘杂交易引发基因互作紊乱。比如大青皮虽高产高蛋白,却携带 wx-b1 弱等位基因,导致口感偏糙;铁荚王的 wx-a1 等位基因表达强,却受限于抗旱性基因连锁。”

“你是说…… 通过近缘混种促进等位基因重组?” 季

教授推了推眼镜,神情严肃起来,这两个人她和苏砚秋没少交流农学方面的知识,因为要看懂作物检测化验报告,苏砚秋恶补了很多基因学和植物学的知识,这会双方已经能在专业领域流畅交流。

“更准确地说,是利用云雾液激活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频率,”

苏砚秋点开显微照片,“在减数分裂期,相近性状的品种相邻种植,能诱导优良等位基因的定向迁移。比如这组混种,大青皮的高蛋白基因(g1)与铁荚王的糯性基因(wx-a1)发生连锁互换,既保留了原有的抗旱性(dro1),又通过表观遗传修饰增强了淀粉合成酶活性。”

何盼:“但传统理论认为,相似性状杂交易导致遗传多样性降低。”

“所以我采用了‘梯度混种’策略,”

苏砚秋调出田间布局的照片给两人看:“在 20 米 x20 米的网格内,按基因相似度 07-09 的梯度配置品种,利用蜜蜂传粉实现有限基因流。”

她收回手机接着说:“这样既能通过等位基因累加强化优势,又避免了隐性有害基因的纯合化 —— 您看铁荚王的抗虫性基因(bt2),在混种后代中表达量提升了 21,却未出现预期的口感劣化。”

季教授的手掌重重拍在石桌上,震得米酒杯里的橙皮都浮了起来:“这分明是在构建动态基因库!通过云雾调控重组频率,让优良等位基因在群体内定向渗透,却维持着哈迪 - 温伯格平衡!” 他

的眼睛亮得如同发现新星系的天文学家,指尖在桌面上划出虚拟的基因链。

“老季!” 何盼忽然站起身,差点把桌子掀翻,“既然能通过传粉昆虫介导基因流,那在水稻混种体系里 ——”

“可以建立性状金字塔模型!”

两人异口同声,目光在空中碰撞出火花。下一秒,他们头挨头说着话就急匆匆的出了门。

“我们也要跟着回实验室了,今天多半是个不眠夜!” 汪东城和向小君跟两个小尾巴似的起身跟在两位教授身后,手里还攥着半把没吃完的 “铁荚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