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包5亩吧(第2页)
他忽然想起什么,从桌上那本《乡村经济振兴的电商之路》里抽出一张名片,&34;要是种成了,我还能帮你们联系县里的直播团队!销路不用愁的,你们放心种!&34;
外公接过名片,看到&34;乡村振兴电商服务站&34;几个烫金大字,态度明显松动:&34;那要不先包三亩?&34;
&34;五亩吧!&34;林嘉树眼睛发亮,
&34;刚好够申报标准,补贴下来相当于白种两年!&34;
窗外突然传来摩托车轰鸣声。一个晒得黝黑的老年人闯进来:&34;小林,人都到齐了!&34;
那人看到外公一愣,&34;老罗?你来干啥?&34;
林嘉树已经抱起文件袋:&34;李书记,罗叔叔这是要包山种蘑菇,我都和他们说好了,现在咱们去会议室,争取今天就把罗叔的承包合同定了!&34;
“李书记,我家包地的事情就麻烦你费心了哦。”
外公忙对着来人点头哈腰,要知道他们的老支书李宝山平时可不好说话,村里之间有点矛盾让他来解决一准谁都讨不了好,外公平时都不愿意和村上打交道。
“现在村上土地规划的事情是小林在负责,这年轻干部有想法有干劲,我们只能说提供协助,该咋个走程序就咋个走程序。
”李宝山还是以前的作风做派,总有种好像说了什么,又好像什么都没有说的感觉。
看着几人进了村二楼的会议室,苏砚秋和外公也就没有回家,干脆坐在外面等着。
“以我的经验,今天肯定干不成,还得回去等消息。
”外公忍不住拿出焊烟点上,说真的,平时有个啥事找村上不得跑个好几趟啊。
“再坐会吧,我觉得小林哥挺积极的,说不定一会我爸妈来了就只用来付款了。”
苏砚秋觉得,这个认不全人的村支书助理,说不定真能成事,两人才坐了不到十分钟,林嘉树就招呼两人进会议室。
村委会的会议室里,十几位村民代表围坐在长条木桌旁,头顶的老式吊扇“嘎吱嘎吱”转着,却驱散不了盛夏的闷热。
林嘉树站在前面,手里拿着承包方案,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白衬衫后背湿了一大片。
“各位叔伯婶子,罗叔家想承包后山北面那五亩阴坡地,专门培育野生菌,按年付租金,800元/亩,头年免三成租金。”他推了推眼镜,语气诚恳,
“这对咱们村来说是好事,荒地利用起来,还能带动特色种植。”
底下几个村民代表交头接耳,有人嘀咕:“那片坡地除了长点野蘑菇,种啥都不行,包出去也好。”
李主任抽了口烟,眯眼看向外公:“老罗,你真能种出东西来?别包了地又荒着,租金我们是不退的,合同写五年,中途退也是要给违约金的。”
外公还没开口,苏砚秋就笑着接话:“李叔,您放心,我们既然包了,就肯定好好经营,合同跟我签,要是种不出来,租金照付,绝不赖账。”
她这话说得干脆,几个代表互相看了看,点了点头。林嘉树趁热打铁,拿出表决表:“那就请你们两个先出去等一下,我们要进行举手表决。”
两人立马起身走到走廊,门关上了,里面的声音却没有关住,只听林嘉树说“同意的举手。”
然后林嘉树宣布:“好,6票同意,5票不同意,同意的居多,那就这么定了!我这边就和他们拟合同,今天就可以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