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包5亩吧
午后,蝉鸣聒噪,炽热的阳光晒得土路发烫。 苏砚秋跟着外公走向村委会——那是一栋墙皮斑驳的二层小楼,门口的水泥旗杆被晒得发亮,褪色的红旗蔫蔫地垂着,连风都懒得动它一下。
推开发出“吱呀”声的绿漆木门,屋里只有个戴黑框眼镜的年轻人,正伏在掉漆的办公桌上写材料,额头上沁着汗珠,白衬衫背后湿了一大片。
“请问找谁?”年轻人抬头,推了推眼镜。
外公清了清嗓子:“村支书在吗?我们想包块山地。”
年轻人“唰”地站起来,椅子腿在地上刮出刺耳的声响:
“村支书下午不在,有什么事我可以帮忙!我是新调来的大学生村官,现在是村支书的助理,也是主要负责咱们村的乡村振兴的主要工作,林嘉树!”
外公明显愣了一下,上下打量着这个看起来像大学生的年轻人,眼神里写满了怀疑——这细皮嫩肉的娃娃,还能帮助乡村振兴?
林嘉树却已经热情地迎上来,眼睛发亮:“您要包山?太好了!咱们村正愁山地闲置呢!村上产业规划、电商扶贫也是我负责的!”
他麻利地从文件柜里抽出一叠表格,“您看中哪块地?打算做什么项目?”
苏砚秋接过话:“就是前面那座山北面那两亩阴坡,想培育野生菌。”
“生态种植啊!符合乡村振兴政策!”林嘉树更兴奋了,直接抓起桌上的老式座机
“我这就通知村代表们开会!”
外公还没反应过来,林嘉树已经拨通了电话:“喂,李叔?麻烦通知下其他人,半小时后村委会开会,有投资商要包山!”
他嘴里的李叔就是他们的老村支书李宝山。
挂掉电话,他转头对爷孙俩解释:“现在简化流程了,只要村民代表会议通过,签个承包合同就行!”
外公张了张嘴,心想李宝山办事可从来没有这么麻利过,于是把“这娃娃办事靠不靠谱”的疑问咽了回去。苏砚秋悄悄观察着这个雷厉风行的年轻村官——他翻找文件时,桌上那本《乡村经济振兴的电商之路》格外显眼。
“您放心!”林嘉树似乎察觉到外公的疑虑,认真地说,
“我们村虽然偏远,但山林资源丰富,正需要您这样的能人带头发展特色产业。”
&34;呃,我就是我们村2组的罗德贵,这是我外孙女,我们是本地人,不是投资商,主要是我孙女来包。&34;外公有些尴尬地搓了搓手,心想这新来的村支书连人都认不全,办事能牢靠吗?
林嘉树推眼镜的手顿在半空,耳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红了起来。&34;啊!罗、罗叔!&34;他手忙脚乱地翻出村民花名册,
&34;您看我这刚来半个月,还没&34;
苏砚秋忍俊不禁地打断他:&34;林呃,我叫你小林哥吧,我们就是想包后山那两亩阴坡种菌子,没想搞那么大阵仗。&34;
&34;种菌子好啊!&34;林嘉树立刻又活泛起来,从抽屉里掏出一沓文件,&34;现在县里有特色农业补贴,只要规模达到五亩以上&34;
外公赶紧摆手:&34;我们钱不够,就打算先租两亩。&34;
&34;可以按年付租金嘛!&34;林嘉树麻利地翻到红头文件某一页,&34;每亩年租金只要八百,第一年还免三成!&34;
苏砚秋和外公对视一眼。这价格比预想的便宜不少,看样子是上次的投资商老板没租成村里这难道是又调了价格,外公心想这咋还跟菜市场卖菜似的。
&34;您看,&34;林嘉树压低声音,&34;其实那片坡地荒着也是荒着。上周县里检查还说我们村产业空白区域太多&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