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情妇踪迹(第2页)
排查以小组为单位,逐户敲门,核对身份,询问近期可疑人员车辆,登记信息。进展缓慢,低温与重复问询消耗着体力与耐心。
上午十时许,排查至镇中心“日月星”烧烤城。店面不大,门窗蒙着油污,此时并非营业时段,店内只有女店主朴莉一人。
民警照例出示证件,询问近期是否有形迹可疑人员出入,或见到符合通缉画像特征、左眉有疤的男子。
朴莉约三十岁年纪,穿着厚棉睡衣,应对时眼神略有闪烁,语气却故作镇定:“没啥可疑的人啊,咱这小店,都是熟客。”被问及是否有北江省籍员工或熟人时,她迟疑了一下,才说:“有个对象……算是我对象吧,叫小明,北江的。不过早回老家过年去了,没回来呢。”
民警追问“小明”的全名、具体籍贯、联系方式。朴莉变得支吾:“就叫小明……具体叫啥还真没细问。电话?他那边穷山沟的,信号不好,打不通。”
附近走访的另一组民警反馈,有居民反映,约半个月前,曾见过一个体貌壮实、左眉似乎有疤的男人在烧烤店后门搬东西,形迹有些鬼祟。
还有人称,约一周前,听到该男子在杂货店向人打听“哪儿能弄到开山用的雷管炸药”,被店主回绝。
这些信息迅速汇总至前线指挥部。陈默接到报告后,立即赶往“日月星”烧烤城。
他没有急于直接审讯朴莉,而是绕着不大的店面缓慢踱步,目光扫过油腻的桌面、堆在墙角的空啤酒箱、以及货架上零星摆放的调料。
他的视线在货架第三层停顿了一下。那里并排摆着几瓶辣椒酱和烧烤酱,其中一瓶辣椒酱的标签颜色明显陈旧。陈默戴上手套,将其取下。瓶身落满灰尘,生产日期标注为2001年11月,早已过期三年多。
“开店做生意的,过期这么久的调料还摆在明面上,要么是极度马虎,要么是心思根本不在经营上。”陈默对身旁的民警低声道。
他示意民警依法调取朴莉近期的通话记录。记录显示,自2月18日案发后,朴莉与一个归属地为北江省鸡西市的手机号码有多次联系,但每次通话时长都很短,基本不超过三十秒,且集中在下半夜。
“这种短暂、规律的通话,很像是在报平安,或者确认是否安全。”陈默分析道,“如果那个‘小明’真的远在北江老家,信号又差,何必频繁进行这种短促联系?”
情况被立即汇报给坐镇指挥部的陆沉舟。陆沉舟听取后,判断:“‘小明’极可能并未离开青南市,甚至就藏在虎石台镇或其周边。立即对朴莉及其社会关系进行秘密监控,同时查清‘小明’的真实身份和所有可能藏匿点。”
技术侦查与外围摸排同步展开。很快,线索浮出水面:“小明”真名为张显明,北江省鸡西市人,1972年生人。
此人并非朴莉所谓的“男友”,实为长期姘居关系。张显明有盗窃及暴力伤人的前科,性格凶悍,且熟悉爆破作业——曾在其老家小煤矿干过临时爆破员。
进一步调查确认,张显明在虎石台镇及其周边的新城子区,至少有五处可能的落脚点,均为其狐朋狗友或远亲的闲置房屋。
2月27日,除夕夜。虎石台镇西区的废弃厂矿及周边村落是重点监控区域,警方布控更加严密。
当晚八点左右,监控朴莉的侦查员发现,朴莉并未在家准备年夜饭,而是神色匆匆地出门,搭乘一辆非法营运的摩的,往新城子区尹家乡方向而去。
陈默接到报告,立即带人驾车秘密跟上。朴莉最终在尹家乡永丰村一户农家院外下车,左右张望后快步走进院子。
侦查员远远观察,确认院内确有聚会动静,约有三四人,其中一名男子体貌特征与张显明高度吻合。该男子饮酒说笑,但显得颇为警惕,不时看向窗外。
陈默没有打草惊蛇,下令在外围建立隐蔽观察点,将院子所有出入口纳入监控,等待最佳行动时机。
寒夜中,远处市区有零星的烟花升起又熄灭,冷风卷过荒芜的田野。侦查员们无声地潜伏在各自点位,盯着那扇亮着昏黄灯光的窗户,等待着指挥部最终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