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灶台扬威
何雨柱熟练地将最后一勺色泽红亮、油润诱人的红烧肉盛进盘里。
动作间,几点油星溅落在金奖奖牌上,在灯光下映出细碎而璀璨的光,仿佛在诉说着这份荣誉背后的故事。
这奖牌,是他厨艺的见证,也是他努力的勋章!
孩子们围坐在桌前,眼睛紧紧盯着那盘红烧肉,手中的筷子迫不及待地在盘里翻搅起来。
他们嘴里塞得满满当当,腮帮子鼓得像小皮球,一边咀嚼一边含糊不清地喊着:“柱子叔叔,你的肉比天上的云彩还香!”
那纯真的话语,是对何雨柱厨艺最真挚的赞美!
何雨柱看着孩子们可爱的模样,脸上露出温暖的笑容。
他手腕稳如磐石,动作娴熟地往孩子们碗里添着热气腾腾的汤,轻声说道:“慢点吃,锅里还有,管够。”
这简单的话语,却充满了浓浓的关怀与疼爱!
张师傅拄着拐杖,缓缓在一旁坐下。
他静静地看着何雨柱忙碌的背影,那坚实的身躯在灶台前穿梭,仿佛与这烟火气息融为一体。
突然,他轻轻叹了口气,感慨道:“当年你爹也是这样,灶台前一站,就像扎了根的树,沉稳又坚定。”
这声叹息,饱含着对往昔岁月的怀念!
杨为国正细心地擦着新换的铁锅,锅底映出他专注的影子。
他一边擦拭,一边说道:“柱子哥现在可比我爹当年威风,连李司令都爱吃他做的菜。”
话语中,满是对何雨柱的钦佩与自豪!
就在这时,孙志国突然从外面气喘吁吁地跑进来,手里紧紧攥着一张红纸。
纸角被风卷得发皱,仿佛在诉说着他一路的急切。
他兴奋地大喊:“柱子哥,市里来人了,说要给饭馆挂‘名厨之家’的牌子!”
这消息,如同春风一般,给饭馆带来了喜悦与希望!
何雨柱神色平静,往炉膛里添了块煤。
瞬间,火苗“腾”地窜高,映照着他坚毅的脸庞。
他淡淡地说道:“挂不挂牌子不重要,重要的是让大伙吃得踏实。”
在他心中,食客的满意才是最重要的!
话音刚落,门口就传来一阵皮鞋声。
粮食局的王局长带着两个干事走进来,手中的公文包在手里晃悠着,脸上带着虚假的笑容。
王局长往灶台边凑了凑,眼神在铁锅上打转,说道:“何师傅,恭喜啊,听说您得了金奖。”
“我侄子想跟您学手艺,您看……”
这看似恭敬的话语,实则暗藏目的!
何雨柱眉头一皱,毫不犹豫地把锅铲往灶台上一磕,发出清脆的响声。
他目光坚定地看着王局长,说道:“学手艺可以,但得先学做人。偷奸耍滑的,我这儿不收。”
这斩钉截铁的话语,彰显着他的原则与底线!
王局长的脸僵了僵,眼神中闪过一丝尴尬。
但他很快又堆起笑容,从包里掏出个信封,往何雨柱手里塞,说道:“一点心意,您收下,孩子笨,还得多劳烦您。”
这信封里,装的是他的算计与私心!
何雨柱怒目圆睁,一把将信封拍回他怀里。
他油乎乎的手在围裙上擦了擦,大声说道:“我爹当年就是因为不收这种东西,才被你们穿了小鞋。今天想在我这儿故技重施,没门!”
这愤怒的话语,是对不公的反抗!
张师傅突然用拐杖指着门口,神情严肃地说道:“王局长要是没事,就请回吧,我们还要给孩子们做饭。”
他的态度明确,不容置疑!
王局长悻悻地走了,出门时心不在焉,竟撞在门框上。
公文包掉在地上,滚出几包发霉的粮票。
这些粮票,仿佛是他罪恶的证据!
孙志国捡起来一看,突然喊出声:“这是三年前仓库丢失的粮票!上面还有赵德山的印章!”
这一发现,让事情变得更加复杂!
何雨柱毫不犹豫地抓起粮票往保卫科跑,风掀起他的衣角,仿佛在为他助威。
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这回看他还怎么抵赖!”
这坚定的决心,让他义无反顾!
等何雨柱带着人回来时,王局长正和赵小栓的跟班在饭馆后巷嘀咕。
他手里的烟卷烧到了手指头,却浑然不觉。
何雨柱大步上前,把粮票往他面前一摔,说道:“人赃并获,你还有啥话说?”
这质问,让王局长无处遁形!
王局长腿一软,瘫在地上,脸色苍白如纸。
他声音颤抖地说道:“我交代…… 我当年帮赵德山改了粮票日期,分了我五十斤大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