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布包疑云(第2页)
李怀德想了想。
“还真有。”
“他老家在赵家庄,有个老母亲住着,去年他还回去盖了新房。”
“我去查查!”
何雨柱拿起外套就往外走。
“等等。”
李怀德拉住他。
“别自己去,我让保卫科的老周跟你一起,他是赵家庄人,熟门熟路。”
赵家庄离厂区有三十里地。
何雨柱和老周骑着自行车,中午才到。
村里的土路坑坑洼洼,刚下过雨,泥能没过脚脖子。
“前面就是赵德山家的新房。”
老周指着村口的青砖瓦房。
“去年盖的时候动静大得很,村里人都说他发了横财。”
两人刚走到门口,就看见个老太太坐在门槛上晒太阳。
手里捏着串佛珠,正是赵德山的母亲。
“大娘,我们是厂里的,来找赵科长有点事。”
何雨柱尽量让语气听起来和善。
老太太抬起头,浑浊的眼睛打量着他们。
“德山不在家,去城里了。”
“你们找他啥事儿?”
“想问他点以前厂里的事。”
老周蹲下来,帮老太太理了理衣襟。
“大娘,去年盖这房子,用的钢筋水泥都是好料子吧?看着就结实。”
老太太脸上露出得意的笑。
“那是!我儿子说了,要用就用最好的,都是托人从上海弄来的,比咱这儿的强多了。”
何雨柱心里一动。
“上海?赵科长认识上海的人?”
“认识个厨子,以前在咱家做过饭,现在在上海做大生意。”
老太太掰着手指头数。
“去年还来送过礼,给我带了块上海表,可贵重了。”
“是不是姓马?”
何雨柱追问。
“对对,就姓马!”
老太太点头。
“那人可会做饭了,做的红烧肉,比饭馆里的还香。”
老周往屋里瞟了瞟。
“大娘,家里就您一个人住?”
“是啊,儿子在城里住,偶尔回来看看。”
老太太叹了口气。
“前几天他回来,神神叨叨的,在西厢房待了半天,不知道藏了啥,还叮嘱我别跟外人说。”
何雨柱和老周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里看到了兴奋。
“大娘,我们帮您扫扫院子吧?”
老周拿起墙角的扫帚。
“看这落叶,堆得不少了。”
老太太乐得合不拢嘴。
“那敢情好,谢谢你们了。”
两人一边扫院子,一边往西厢房挪。
厢房的门锁着,老周从怀里掏出根细铁丝,三两下就捅开了。
屋里堆着些杂物,看着没什么特别。
何雨柱蹲下来,敲了敲地面,突然听见 “咚咚” 的空响。
他和老周合力撬开地砖,下面果然有个地窖,盖着块木板。
“找到了!”
老周掀开木板,里面放着个铁皮箱,跟赵干事藏的那个很像。
何雨柱把箱子搬上来,打开一看,里面全是账本和书信。
最上面放着张照片,赵德山和马大勺他舅站在一起,笑得一脸得意。
“这下证据齐了!”
何雨柱拿起账本,上面清清楚楚记着钢材的去向和分成,赵德山的名字赫然在列。
老太太听见动静走进来,看见打开的箱子,吓得脸都白了。
“你们…… 你们这是干啥?”
“大娘,您别害怕。”
何雨柱把箱子盖好。
“这些东西得交给公安局,您儿子做了错事,得让他改。”
回到厂里时,天已经黑透了。
何雨柱把铁皮箱交给张队长。
里面的账本和书信,足够定赵德山的罪了。
“好小子,立大功了!”
张队长拍着他的肩膀。
“等这案子结了,我请你吃红烧肉,比你做的还香!”
“那可不行,我的红烧肉才是最好的。”
何雨柱笑着说,心里却松了口气。
食堂的灯还亮着,张师傅正坐在灶台前,给炉膛添煤。
看见他回来,赶紧站起来。
“柱子,回来了?我给你留了热乎的粥。”
何雨柱盛了碗粥,坐在灶台边喝着,看着跳动的火苗。
突然觉得心里踏实得很。
不管是棋盘上的博弈,还是生活里的风波,说到底,都得凭良心做事。
张师傅看着他,突然说:“柱子,有件事我一直没告诉你。”
“当年赵德山想让我在账上动手脚,我没答应,他就处处给我使绊子。”
“后来要不是李厂长保着,我早被辞退了。”
何雨柱愣住了。
“那您咋不早说?”
“说了有啥用?”
张师傅笑了。
“那时候没证据,说了也是白说。”
“现在好了,恶人有恶报,咱工人的日子,该清净了。”
窗外的月光照进来,落在灶台上,泛着柔和的光。
何雨柱喝着热粥,突然觉得,这平平淡淡的日子,才是最珍贵的。
只是他没注意,张师傅转身往炉膛里添煤时,袖口滑落,露出手腕上块青紫色的印记,像是被人打的。
老人赶紧把袖子拉下来,眼神里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慌张。
很快又恢复了平静,继续往炉膛里添着煤,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喜欢四合院之不同的人生请大家收藏:()四合院之不同的人生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