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5章 布包疑云
何雨柱把最后一勺红烧肉盛进大搪瓷盆。 蒸腾的热气模糊了眼镜片。
他摘下眼镜往围裙上蹭了蹭。
笑着喊:“开饭喽!今天管够,敞开了吃!”
工人们排着队涌进来。
王师傅第一个冲到盆前,用勺子捞起块带脆骨的。
“哟,这成色!柱子,你这手艺真是越来越绝了,不去大饭店可惜了。”
“咱厂食堂就是最好的饭店。”
何雨柱往他碗里又添了块肉。
“赶紧吃你的,一会儿没了别抢。”
张师傅坐在角落的桌子旁。
手里捏着个窝窝头,却没怎么吃。
眼睛一直瞟着何雨柱。
等人群渐渐散去,他才拄着拐杖走过来。
把怀里的布包往桌上一放。
“柱子,你看看这个。”
何雨柱解开布包。
看见那半块烧焦的账册碎片,眉头立刻皱起来。
“这是…… 仓库里的?”
“嗯,从废墟里捡的。”
张师傅的声音压得很低。
“你看这印章,像不像…… 像不像前几年调走的赵副厂长的私章?”
何雨柱凑近了看。
碎片上的印章确实模糊,但能看出个 “赵” 字的轮廓,还有个 “之印” 的尾缀。
他心里咯噔一下。
“赵副厂长?他不是早就调去物资局了吗?跟钢材案能扯上啥关系?”
“难说啊。”
张师傅往嘴里塞了口窝窝头,慢慢嚼着。
“当年赵副厂长分管后勤,刘铁根能弄到那么多钢材,没他点头,你觉得可能吗?”
这话像块石头砸进何雨柱心里。
他想起三年前厂里确实丢过批钢材。
当时查了半天没结果,最后不了了之。
赵副厂长还在大会上说 “要相信同志们的觉悟”。
“可他为啥要掺和这个?”
何雨柱捏着碎片,指腹蹭过焦黑的边缘。
“物资局的官儿不小,犯不着冒这险。”
张师傅叹了口气。
“听说他儿子在上海做生意赔了本,欠了一屁股债。”
“那时候正是他儿子最缺钱的时候,你说巧不巧?”
正说着,李怀德捂着胳膊走进来。
绷带渗着点血丝。
“柱子,给我来碗粥,刚才去医院换药,饿得慌。”
何雨柱赶紧盛了碗粥递过去。
把布包往他面前推了推。
“李厂长,您看这个。”
李怀德拿起碎片,脸色渐渐沉下来。
“赵德山?他还敢掺和这事?”
“您认识这印章?”
何雨柱追问。
“何止认识。”
李怀德喝了口粥。
“当年他调走,就是因为有人举报他倒卖厂里的废料,后来查无实据才不了了之。”
“没想到他胆子这么大,连钢材都敢动。”
张师傅突然说:“我还听说,马大勺他舅以前在赵副厂长家做过厨子,后来才去的上海。”
“串起来了。”
何雨柱一拍大腿。
“赵德山利用职权弄出钢材,让马大勺他舅在上海倒卖,钱给他儿子填窟窿!”
“刘铁根和杨为民就是帮他跑腿的!”
李怀德放下粥碗,眉头拧成疙瘩。
“这事儿麻烦了。”
“赵德山现在是物资局的副科长,手里管着全市的物资调配,动他得有实打实的证据。”
“这碎片算不算证据?”
何雨柱把碎片往他面前推了推。
“不够。”
李怀德摇头。
“顶多证明他跟这事有关,要定罪还差得远。”
“得找到他儿子在上海的账户,或者马大勺他舅的供词,能直接咬到他身上才行。”
正说着,张队长带着个年轻警察走进来。
手里拿着份电报。
“李厂长,何师傅,上海那边有消息了。”
“抓住马大勺他舅了?”
何雨柱赶紧问。
“抓着了,在郊区的仓库里,还搜出两本账册。”
张队长把电报递给李怀德。
“但他嘴硬,只承认倒卖钢材,不说是谁指使的。”
“倒是仓库里发现了封信,是赵德山写给他的,让他‘处理干净首尾,勿留痕迹’。”
“这封信就是证据!”
李怀德眼睛一亮。
“有了这个,就能请上级部门查赵德山了!”
张队长却叹了口气。
“难啊。”
“赵德山在物资局关系硬得很,光是一封信,怕是动不了他。”
“而且……”
他压低声音。
“我们收到消息,赵德山已经知道马大勺他舅被抓了,正在想办法销毁证据。”
何雨柱急了。
“那咋办?总不能让他逍遥法外吧?”
“有个办法。”
张师傅突然开口,拐杖在地上戳了戳。
“马大勺他舅不是在赵家做过厨子吗?肯定知道赵德山家的底细。”
“你们找个机灵人去审审他,提提当年在赵家做饭的事,说不定能套出点啥。”
张队长眼睛一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主意好!” “我让队里最会唠嗑的老王去,他以前也是厨子,说不定能聊到一块儿去。”
送走张队长,何雨柱往炉膛里添了块煤。
火苗 “腾” 地窜起来。
他看着跳动的火焰,突然想起赵干事藏的铁皮盒。
“李厂长,赵德山会不会也有个藏东西的地方?比如…… 跟刘铁根似的,在乡下有亲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