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晨室主 作品

第189章 棋显本色,雨柱得法

何雨柱展开电报,手指微微发颤。

何雨水的字迹娟秀,却带着股韧劲,墨迹在纸上洇出细小的晕圈。

“哥,上海棋手善用‘缠绕战术’,如炒青菜时反复翻炒,让你不得脱身。你可学炖肉,先稳住锅底,再寻时机收汁,切记‘入味者胜’。”

“入味者胜?”

何雨柱喃喃自语,突然拍了下大腿。

妹妹这是让他把炒菜的道理用到棋上!

炖肉讲究小火慢煨,让滋味渗透每一丝肌理,下棋何尝不是如此?

守住根基,再慢慢侵蚀对方的地盘,这不正是他在食堂练出的耐心?

赛场的木门被推开,上海棋手赵文斌跟着教练走了进来。

赵文斌穿着洗得发白的中山装,袖口卷得整整齐齐,鼻梁上架着副黑框眼镜,看着斯斯文文。

落子却快如闪电,第一手就占了天元,带着股咄咄逼人的锐气。

“何师傅,承让。”

赵文斌的声音软软糯糯,却透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

“我师傅说,棋坛如灶台,火候不到,再鲜的食材也出不了味。”

这话明着是说棋,实则在暗讽他是 “火候不到” 的厨子。

何雨柱没接话,指尖的黑子在棋盘上悬了悬,轻轻落在右下角的星位。

这是他最熟悉的位置,像炒回锅肉时先把锅烧红,看似平淡,实则暗藏力道。

赵文斌果然如何雨水所说,开局就左右夹击,白子像细密的针,扎得黑子处处受限。

他的棋风确实像炒青菜,快炒快翻,不给对方喘息的机会。

中腹的战斗刚打响,就已经落下二十几手。

“年轻人,还是急躁了。”

邻座的老干部端着搪瓷缸喝茶,看着棋盘微微摇头。

“做菜讲究‘一热抵三鲜’,可下棋得有‘余温’,不然嚼着生硬。”

何雨柱的心定了下来。

他想起炖肉时,哪怕火势再旺,也得时不时掀开锅盖看看,免得糊了锅底。

他故意让出左上角,任由赵文斌的白子深入,自己则在右下角默默做活。

像在灶膛里留着的火种,看似微弱,却能随时燎原。

赵文斌的教练坐在裁判席旁,手指在膝盖上敲着节拍,嘴角挂着得意的笑。

他早就研究过何雨柱的棋谱,知道这人擅长实地,只要把他诱到中腹混战,必胜无疑。

中盘战打响时,赵文斌果然下出狠手,一记挖断,想把何雨柱的黑子劈成两半。

这手棋又快又准,引得观众席发出一阵惊叹。

何雨柱盯着棋盘,突然想起何雨水电报里的 “收汁”。

炖肉到最后,总要大火收一下,让滋味牢牢锁在肉里。

他没去救被断的黑子,反而在右上角飞出一手,看似无关紧要,却像根无形的线,把对方的白子悄悄圈了进来。

“这步棋……”

老干部放下搪瓷缸,眼睛亮了。

“像极了做红烧肉时,最后撒的那把糖,看着多余,实则定味。”

赵文斌的脸色变了。

他这才发现,自己的白子看似占了便宜,却像炒过头的青菜,已经软塌塌没了筋骨,被何雨柱的黑子缠得动弹不得。

他想退,却发现后路早已被切断,只能硬着头皮往前冲,结果越冲陷得越深。

“认输吧。”

何雨柱落下最后一手,黑子像块大石头,彻底堵死了白子的活路。

“你的棋太急,像没烧透的煤,看着火旺,实则不经烧。”

赵文斌盯着棋盘,手指颤抖着捏起白子,却怎么也落不下去。

他的教练脸色铁青,猛地站起来。

“这盘不算!你用的是旁门左道,不是正经棋路!”

“棋路无正邪,能赢的就是好棋路。”

老干部慢悠悠地开口。

“这位同志,60 年代讲的是实践出真知,你总不能说工人师傅的办法,都是旁门左道吧?”

观众席上响起一阵掌声,有人喊:“何师傅说得对!我们工人就信这个!”

赵文斌突然把棋子一推,红着脸说:“我输了,愿赌服输。”

说完,转身就走,连教练的喊声都没理。

这场赢棋,比赢刘建军那场更解气。

何雨柱走出赛场时,阳光正好照在他身上,暖洋洋的,像在食堂里刚炒好的菜,透着股踏实的香。

沈砚之迎上来,手里拿着份电报。

“雨柱,厂里来的,说张师傅手术很成功,就等你回去给他炒红烧肉呢!”

何雨柱的心猛地一揪,归心似箭。

可就在这时,体委的同志追了出来。

“何师傅,等一下!全国总工会要组建工人棋手代表队,想请你当队长,下个月去广州参加交流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