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晨室主 作品

第186章 兄妹论道,前路初明

夕阳将轧钢厂烟囱染成金红色,操场欢呼声渐散,几个孩子正追逐着铁皮做的简易足球。 何雨柱站在食堂门口,手中攥着全国围棋锦标赛邀请函,纸角已被汗水浸皱。

沈砚之的话在耳边回响:“钱老说,你的棋里有股烟火气,是别人学不来的,全国赛场正好缺这样的棋手。”

何雨柱低头轻笑,可不就是烟火气嘛,常年在灶台前熏染,连落子都带着锅铲的力道。

“哥,你在这儿傻站着干啥?”何雨水提着布包走来,里面是换洗衣物,“郑同志让我来叫你,说后勤的事要跟你商量。”

何雨柱把邀请函塞进兜里,转身笑道:“啥事这么急?”

“还能啥事,食堂的事呗。”何雨水拉着他往办公室走,“张师傅说你要是不回食堂,他就申请退休,他说除了你炒的菜,谁做的都不对味。”

这话让何雨柱心里一暖,脚步却慢了下来。

食堂的灶台,他着实舍不得。

那些被油星溅黑的墙壁,被铁铲磨亮的锅沿,还有工人们捧着饭盒时满足的笑脸,早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

可围棋棋盘,同样令他心动。

钱老说他有天赋,沈砚之说全国赛场需要他,这种被认可的感觉,比拿四级厨师证时还让他激动。

“哥,你咋了?”何雨水看出他不对劲,停下脚步,“是不是有啥心事?”

何雨柱犹豫半天,掏出邀请函递给妹妹:“你看这个。”

何雨水展开信纸,眼睛越睁越大,看完后猛地抬头:“全国锦标赛?哥,你要去参加比赛?”

“还没定。”何雨柱踢了踢脚下石子,“沈同志说钱老推荐的,下个月开赛,要去一个月。”

“一个月?”何雨水皱起眉头,“那厂里的事咋办?郑同志刚让你负责后勤,正是关键时候……”

“所以我才犯愁啊。”何雨柱叹了口气,“回食堂吧,觉得辜负了钱老的心意;去比赛吧,又放不下厂里的事——后勤刚理顺,张师傅年纪大了,食堂离了我,怕是又要出乱子。”

兄妹俩并肩坐在食堂门口石阶上,晚风吹来饭菜余香,混杂着操场上青草的气息。

何雨水把邀请函叠好放在腿上:“哥,你先告诉我,你心里到底想不想去?”

“想。”何雨柱毫不犹豫,“做梦都想跟那些顶尖棋手比划比划,看看我的棋到底差在哪儿。”

“那就去。”何雨水声音很轻,却带着笃定,“张师傅那边,我去说——他最疼我,我说两句好话,再让郑同志多派个人帮衬,肯定能顶住。”

何雨柱愣了愣:“就这么简单?”

“不然呢?”何雨水笑了,用手指点了点他的额头,“你当后勤负责人,不是让你天天守在食堂炒菜的。管理是啥?是把合适的人放在合适的位置上。张师傅手艺不差,就是缺你那股子灵活劲儿,你把炒肉的火候、调味的诀窍跟他说透,他肯定能行。”

她顿了顿,语气变得认真:“再说了,这是全国锦标赛,不是天天都有的机会。60年代能去北京比赛,那是多大的荣耀?不光你脸上有光,咱厂、咱胡同,都跟着沾光。”

这话说到了何雨柱的心坎里。

60年代的人,最看重集体荣誉。能代表厂里、代表市里去参加全国比赛,比当多大的官都让人自豪。

“可后勤的事……”

“后勤的事有郑同志帮你盯着,还有李厂长呢。”何雨水打断他,“李怀德厂长跟我说了,他最佩服你两点:一是炒菜实在,二是做人正直,后勤交你手里,他放心。”

提到李怀德,何雨柱想起下午的事——郑同志宣布让他负责后勤时,李怀德悄悄拉着他说:“别被眼前的事困住,你有更大的本事,就得往大地方去闯。”

当时他没明白,现在想来,李厂长怕是早就知道围棋比赛的事。

“还有啊。”何雨水凑近了些,声音压低,“你忘了钱老的身份?他认识的人里,有不少是体委的领导。你要是在比赛里出了成绩,说不定能给厂里争取点好处——比如多批点猪肉指标,或者给车间换两台新机床,这可比你天天守着食堂有用多了。”

何雨柱的眼睛亮了。

他咋没想到这层?

60年代物资紧张,厂里的猪肉指标、机床设备,都是卡脖子的事。要是真能通过比赛给厂里争取到好处,那才是真本事。

“你这脑子,咋突然这么灵光?”何雨柱笑着拍了拍妹妹的肩膀,力道没掌握好,疼得何雨水龇牙咧嘴。

“那是,”何雨水揉着肩膀,得意地扬起下巴,“也不看是谁的妹妹。”

兄妹俩相视一笑,愁云散了大半。

何雨柱站起身,拍了拍裤子上的尘土:“走,先去跟郑同志说一声,比赛我去,但后勤的事得安排好——张师傅那边,你可得多费心。”

“放心吧。”何雨水也站起来,把布包往他手里一塞,“我这就去找张师傅,就说你去北京比赛,让他暂代食堂负责人,等你拿了奖状回来,第一个给他炒红烧肉。”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这话正对张师傅的脾气。 何雨柱笑着点头,转身往办公楼走——夕阳把他的影子拉得老长,脚步比来时轻快了许多。

路过操场时,王师傅正带着几个老工人收拾东西,看见他就喊:“柱子,听说你要去北京比赛?可得给咱争口气!”

“放心吧王师傅,保证拿个好名次!”何雨柱挥了挥手,心里的底气更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