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永恒的不死鸟1 作品

第705章 李建成从嫡长子到刀下魂的血色人生(第2页)

武德七年的杨文干谋反事件,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有人密报,太子与庆州都督杨文干暗中勾结,意图谋反。李渊勃然大怒,召李建成入宫质问。李建成慌乱之中,只带了十几个随从前往。见到父亲后,他扑通一声跪下,哭着摘下冠冕:\"儿臣若有谋反之心,愿以死谢罪!\"李渊看着这个从小疼爱的儿子,心中动摇了。最终,他只是将李建成软禁,派李世民去平叛。

但事情远没有结束。李世民前脚刚走,就有人向李渊告密:\"这一切都是秦王的阴谋!\"李渊后悔不迭,却已无法挽回局面。李建成被释放后,与李元吉加紧谋划,准备将李世民调离长安。他们甚至想出一条毒计:在昆明池设宴,埋伏刀斧手,一举除掉李世民。

然而,他们的计划被李世民的眼线得知。六月三日深夜,李世民进宫面见李渊,告发李建成、李元吉与后宫妃嫔私通。李渊震惊之余,决定次日召兄弟三人当面对质。李建成得知消息后,与李元吉商议:\"我们不带兵马,只带几个随从,父皇总不会把我们怎么样。\"

就这样,他们踏入了李世民设下的死亡陷阱。玄武门的晨钟刚刚敲响,李建成便看到尉迟恭带领的玄甲军如鬼魅般出现。他调转马头想逃,却听见身后传来破空声——一支利箭穿透了他的咽喉。落马前的最后一刻,李建成望着天空中飞过的乌鸦,想起小时候与李世民在晋阳宫放风筝的场景。那时的他们,也曾是相亲相爱的兄弟啊...

李世民登基后,命人修改史书。李建成被描绘成一个昏庸无能、嫉贤妒能的小人。但历史的真相,真的如此简单吗?从河东募兵到治理长安,从霍邑之战到杨文干事件,李建成展现出的政治智慧和军事才能,丝毫不输于李世民。他或许不够狠辣,不够果断,但在那个权力至上的时代,这份仁厚反而成了致命弱点。

千年之后,当我们翻开史书,看到的只是玄武门之变的寥寥数语。但李建成的一生,却是一个关于权力、亲情与命运的悲剧。他是被历史遗忘的太子,是政治斗争的牺牲品,更是一个在夹缝中挣扎求生的普通人。他的故事,值得被重新书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