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永恒的不死鸟1 作品

第705章 李建成从嫡长子到刀下魂的血色人生

武德九年六月四日的玄武门,血腥味混着晨雾弥漫在长安城上空。李建成握紧缰绳的手掌沁出冷汗,望着城门洞外突然出现的玄甲军,耳边响起三天前太史令傅奕那句\"太白见秦分,秦王当有天下\"的密奏。他怎么也没想到,那个在洛阳战场上与自己并肩作战的二弟,真的敢对嫡亲兄长痛下杀手。

故事得从大业十三年说起。当李渊在太原扯起反旗时,28岁的李建成正带着家眷在河东秘密招募豪杰。那时的他还不是后来史书中那个耽于酒色的纨绔子弟,而是个骑着快马穿梭于市井之间,用真诚打动各路英雄的少年郎。\"李公子仁义无双,跟着他准没错!\"河东城的百姓们这样议论着。短短数月,李建成便为父亲拉起一支数千人的精锐队伍,日夜兼程赶往太原会师。

西进长安的路上,李建成展现出惊人的军事天赋。霍邑之战中,他与李世民分率左右军,在雨中设下伏兵。当宋老生的隋军追出城门时,李建成身先士卒,挥舞长枪冲入敌阵,生生撕开敌军防线。战后清点,他的铠甲上竟插着三支箭,却笑着对弟弟说:\"比起你在洛阳的战功,这算得了什么?\"那时的兄弟俩,还是彼此最信任的战友。

李渊称帝后,立李建成为太子。这个决定看似顺理成章,却暗藏危机。李建成深知,自己的军事才能虽不逊色,但比起横扫中原、屡立奇功的李世民,总少了几分锋芒。他开始转变策略,在长安城内默默耕耘。他礼贤下士,将魏征、王珪等饱学之士收入麾下;他协助父亲处理政务,推行均田制、安抚流民,把长安城治理得井井有条。\"太子仁厚,必是守成之主!\"朝堂上的老臣们纷纷赞叹。

然而,洛阳一战让兄弟间的裂痕彻底暴露。李世民平定王世充、窦建德两大势力后,带着缴获的珍宝和俘虏班师回朝。长安百姓夹道欢迎,高呼\"秦王千岁\"。李建成站在玄武门城头,看着二弟骑着高头大马接受万民敬仰,手中的栏杆被攥得吱呀作响。当晚,李渊大摆庆功宴,李世民被封为天策上将,特许开府治事。那一刻,李建成终于明白,这场储君之争,早已不是靠仁厚就能取胜。

兄弟俩的较量逐渐从暗处走向明处。李建成利用太子身份,不断在李渊面前说李世民的坏话。\"二郎在洛阳豢养私兵,恐怕...\"李渊听后皱起眉头。而李世民也不甘示弱,他的天策府里,房玄龄、杜如晦等谋士日夜谋划,寻找扳倒太子的机会。有一次,李建成设下\"鸿门宴\",李世民饮下酒后吐血不止。虽然后来证实只是虚惊一场,但兄弟俩之间的猜忌,已如燎原之火无法扑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