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过年下(第2页)
到了除夕这天,庄头、铺子上的掌柜等都来拜年,林如海带着老管事在外院放赏钱,管事婆子则带着丫头婆子们来给贾妍拜年。
贾妍让余嬷嬷和梅染几人将红包与赏钱发下去,该放假的就放假,只留了几个人当值,其他人都回家过年。
晚饭过后,大家聚在正院的花厅里守岁。花厅有一面墙,用青砖砌出的镂空图案,外面是一排腊梅,旁边一处小小的莲池,却是活水,命上取来木柴,架起柴火,火烧得旺旺得,两边的入口都挂了厚厚的帘子,既暖和,又透气。腊梅花儿正盛放,随风吹入室内,暗香浮动,带着水的气息,即便围着烤火,也不觉干燥。
女眷们打起叶子牌,林如海三人则在旁边下棋说话,这时倒不讲究观棋不语,只是他们也不讨论棋局,说起诗书文章来。
林昭与陈既白两个小家伙则无人约束他们,不知跑到哪个院子去玩了。
等到了子夜,城里各家开始放鞭炮和烟花,两个小家伙便跑回来,吵着要去放炮了。
大人们也停了自己的娱乐,一起来放鞭炮和烟花。
贾妍命人采买了许多鞭炮和烟花,大的鞭炮和烟花自然不能给两个小家伙放,都是交给下人来负责,两个小孩子只能玩小小的烟花与摔的炮仗,也够他们欢喜的。
贾妍刚嘱咐完林昭,只听见“砰”的一声,原来外院己放起烟花,巨大的烟花在空中盛放,绽开
一朵牡丹,银火如雨纷坠,陆芳华仰头看得入神,惊呼:“好美啊。”
陆家也称得上是大户人家,她父亲又官运亨通,但往年家里放烟花,也不会有这么漂亮这么大的烟花。
大门前,林如海亲自点燃了"岁岁平安"的鞭炮。
一阵噼里啪啦,陈望舒与陆诚则负手于一旁观看别的人家放的烟花。
待这一挂鞭炮放完,林如海招呼两位老友进屋,余下的鞭炮则由着下人去放。
过了这新旧交替的子时,各家便回屋歇觉去了。
大年初一清晨,林如海带着林昭与贾妍到祠堂上香时,这宅子虽小,却也单独劈出一个小院子,供奉先祖。
三人上完香回院子,正好摆早饭。
大年初一,自然是甜甜蜜蜜的汤圆。
第二天天气晴朗,太阳极好,林如海、陈望舒与陆诚都不愿意坐马车,选择骑马。女眷们自然是坐车。
男人们骑马走在前头,等出了城,看着道路两旁的庄稼,便说起农事问题来。讨论的十分激烈。
陈夫人陪着贾妍同坐一辆车,听见丈夫的高谈,笑着说:“他也不怕人笑话,一把年纪了,还当自己年少,还轻狂得很。”
贾妍笑道:“陈大哥这是初心未改,是好事嘛。都说世事磨人,陈大哥能保持初心,多么难得。”
林昭和陈既白两个小朋友因为不能骑马,最开始有些闷闷不乐。不过等出了城,看到沿途的风光,两个小朋友又高兴起来,说起在庄子上住可以做哪些有意思的事情。
陈既白可以说是随着父母在外面的日子远多过于在家中住的时间长大的,不仅对地里的庄稼都认识,连停在树上欢叫的鸟儿也认得。
林昭虽然在京中也常随祖母与母亲去自己家的庄子上小住,可就这方面的知识,远不能跟陈既白比。
于是师兄弟二人从一开始的讨论,变成了林昭发问,陈既白回答。等到了庄子,下马车时,林昭对自己这位小师兄可以说是十二分的佩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