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章 无妄城寂·情为道基(第2页)
“解脱?”吴仙望向塔顶的水晶,水晶中隐约能看到一个身影,正盘膝而坐,周身环绕着浓郁的死寂之气,“把心冻成石头,和死了有什么区别?你看那两生草,它会在道魔渊挣扎,会在凡城舒展,会在风鸣谷共鸣,正是因为它有‘感’,有‘应’,这才是生灵的根本。”
他袖间的淡金色气流忽然飞出,两生草与双叶木的灵韵在空中交织成一道光带,直冲向塔顶的镇魂水晶。水晶发出一阵刺耳的嗡鸣,死寂之气翻涌,试图将光带压垮,可光带中蕴含的“相济”之意却韧性十足,竟在水晶表面撞出一圈圈涟漪。
“你在干什么?”书生脸色骤变,第一次露出了类似“惊慌”的情绪,“你会毁了他们的道!”
“这样的道,毁了也罢。”吴仙一步踏出,已至塔顶。水晶中的身影缓缓睁开眼,是个须发皆白的老者,眼神平静得像潭死水:“吴仙,你可知你在破坏什么?我为这无妄城寻得永恒的静,让他们脱离苦海,你为何要干涉?”
“苦海也是人生的一部分。”吴仙看着老者,“喜与悲,苦与乐,本就相辅相成。没有失去的痛,哪来重逢的喜?没有挣扎的苦,哪来安稳的甜?你强行剥夺他们的情绪,就像把四季换成永恒的寒冬,看似平静,实则早已失去了天地的本意。”
老者冷哼一声,镇魂水晶光芒大盛,无数死寂之气化作锁链,朝着吴仙缠来:“痴人说梦!唯有绝对的静,才是大道的终点!”
吴仙没有躲闪,指尖的清光与袖间的淡金色气流相融,化作一道温暖的光河。光河所过之处,死寂的锁链纷纷消融,露出底下潜藏的情感碎片——有孩童的笑声,有恋人的低语,有离别的泪水,有重逢的拥抱,这些碎片在光河中重新凝聚,化作点点光萤,飞向塔下的人群。
光萤落在静坐者的眉心,他们空洞的眼神里渐渐有了神采。握针线的老妪睫毛颤抖,泪水顺着眼角滑落;一个年轻修士猛地睁开眼,眼中闪过愤怒,随即又化作愧疚;连那一直平静的书生,都捂住胸口,脸上露出痛苦而解脱的神情——他想起了自己早夭的孩子,想起了当时撕心裂肺的痛。
“不!”老者看着水晶上的裂痕越来越多,发出一声绝望的嘶吼,周身的死寂之气疯狂翻涌,却在光河的冲刷下不断消散。
“你看,”吴仙指着塔下渐渐苏醒的人群,他们或哭或笑,或怒或喜,虽不“静”,却充满了生机,“这才是活着的样子。大道从不是冰冷的石头,而是流动的溪水,会因山石而曲折,会因暖阳而欢腾,这才有了滋味。”
镇魂水晶在两人的话语中彻底碎裂,化作漫天光点,融入无妄城的每一寸土地。定寂阵解开,风穿街而过,终于卷起了尘土,带着远处田野的清香;石板缝里的泥土渐渐湿润,冒出了嫩绿的草芽;连城门上的白霜都化作水珠,顺着石缝滴落,发出清脆的声响。
老者看着苏醒的城池,脸上露出茫然,随即颓然坐下,周身的死寂之气散去,露出苍老而疲惫的本相:“我修了三百年无情道,竟不如一株草懂道……”
吴仙没有再看他,转身走下静心塔。阿芷抱着两生草跑过来,叶片上此刻挂着晶莹的露珠,红与绿的颜色在夕阳下交织,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鲜亮。
“先生,他们都说,刚才好像做了个很长的梦。”
“不是梦。”吴仙望着重新有了烟火气的无妄城,炊烟从家家户户的烟囱升起,孩童的笑声穿过街道,连风里都带着饭菜的香气,“是他们的心,终于重新开始跳动了。”
黑袍修士们站在塔下,看着这一切,忽然明白了吴仙所说的“相济”并非只限于道与魔。喜与悲相济,动与静相济,甚至痛苦与欢乐,都是人生这条道上,缺一不可的养分。
夜色降临时,无妄城的灯火不再是规整的珠子,而是变得摇曳而温暖。吴仙一行人坐在城门口的石阶上,张木匠用带来的干粮和城中居民送来的蔬菜煮了锅热汤,香气飘出很远。
“往北还有什么?”有人问。
吴仙望着北方的星空,那里的星辰似乎比别处更黯淡些:“不知道,但总有需要我们做的事。”
就像这无妄城的人们,明天会笑着面对生活,也会为失去的时光而落泪,但正是这些交织的情感,才让他们的道,走得更踏实,更长远。
汤锅里的热气蒸腾而上,与夜空中的星光交融,像极了凡城溪边那片晃动的金斑,鲜活,温暖,带着生生不息的力量。这力量,会伴着他们一路向北,照亮每一处需要“相济”的角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