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9章 无妄城寂·情为道基
离开风鸣谷时,两生草与双叶木的灵韵已交织成一缕淡金色的气流,缠在吴仙袖间。风势一路向北,带着越来越重的沉凝之气,原本该随秋风渐起的草木生机,竟在此地变得格外寡淡,连飞鸟都飞得格外低,像是怕惊扰了什么。
“前面就是无妄城了。”黑袍修士望着远方城郭的轮廓,眉头微蹙,“传闻这座城三百年前就已荒废,怎么远远看过去,城墙上还有灯火?”
吴仙顺着他的目光望去,无妄城的轮廓在暮色中显得格外规整,城墙是青灰色的巨石砌成,连垛口的间距都分毫不差,透着一股刻意为之的“秩序感”。只是那灯火太过均匀,一盏盏沿着城墙排列,像串在墨线上的珠子,没有半点人间烟火该有的摇曳。
走近了才发现,城墙的石缝里没有半根杂草,城门紧闭,门环上连丝锈迹都没有,却蒙着一层薄薄的白霜,在暮色里泛着冷光。张木匠伸手推了推城门,纹丝不动,门楣上“无妄城”三个大字刻得方方正正,笔锋锐利如刀,竟让人不敢久视。
“这城……像是被冻住了。”阿芷抱着陶罐,两生草的叶片又开始蜷缩,这次却不是恐惧,而是一种难以言喻的“滞涩”,像是有股力量在压制着它的生机流转。
吴仙指尖在城门上轻轻一点,青灰色的石面上立刻浮现出细密的符文,符文流转间,散发出极淡的寒意——这不是冰雪的寒,而是一种剔除了所有“波动”的死寂,连时间在这里似乎都流淌得格外缓慢。
“是‘定寂阵’。”他认出了这些符文,“以阵法强行锁住城内外的气息流转,让万物保持在某个固定的状态,既不会生长,也不会衰败。”
“那里面的人呢?”张木匠敲了敲城门,“总不能也被定住了吧?”
话音刚落,城门忽然“吱呀”一声开了道缝。缝中透出的不是灯火的暖光,而是一片灰蒙蒙的亮,像蒙着纱的月亮。一个身影从缝中走出,是个穿着青色长衫的中年书生,面容方正,眼神却像蒙着层雾,没有半分神采。
“来者何人?”书生的声音平平淡淡,听不出喜怒,“无妄城不接待外客。”
“路过此地,想讨碗水喝。”吴仙语气平和,袖间的淡金色气流轻轻颤动,试图与对方的气息相触,却被一股无形的力量弹开。
书生的目光在吴仙等人身上扫过,落在阿芷怀里的两生草上时,眉头微不可查地动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平静:“城中无水,只有‘静露’。若要,随我来。”
走进无妄城,众人才发现城内比城外更显诡异。房屋的门窗都敞开着,却看不到半个人影,街道两旁的店铺里,货架上的货物摆得整整齐齐,连算盘上的珠子都停留在某个固定的位置。风穿街而过,没有卷起半点尘土,只有一片死寂的回响。
“人呢?”阿芷忍不住小声问。
“都在‘静心塔’。”书生头也不回,脚步不快不慢,踩在青石板上的声音都分毫不差,“城主说,心不静则道不纯,唯有剔除杂念,方能得证大道。”
静心塔在城中央,是座九层的石塔,塔身同样刻满了定寂符文,塔顶悬浮着一颗巨大的水晶,正散发着灰蒙蒙的光,将整座城笼罩在其中。塔下的广场上,密密麻麻地坐着数百人,有老有少,有修士有凡人,全都闭目静坐,神情与那书生一般,空洞而平静。
“他们这是……”黑袍修士倒吸一口凉气,他能感觉到这些人还有生机,却像被抽走了魂魄,只剩下一具具维持着“静坐”姿态的躯壳。
“在修行‘无情道’。”书生走到塔下,抬头望着塔顶的水晶,“城主说,喜、怒、哀、乐皆是心魔,会扰乱道心。唯有让心变成这无妄城的石头,不悲不喜,方能达到永恒的‘静’。”
吴仙走到一位静坐的老妪面前,她手里还握着半根未织完的线,指尖的温度尚在,只是眼神空洞,连吴仙靠近都没有反应。他指尖轻触老妪的眉心,一丝清光渗入,老妪的睫毛忽然颤动了一下,嘴角勾起一个极淡的弧度,像是想起了什么开心的事,但那表情转瞬即逝,又被浓浓的死寂覆盖。
“不是自愿的。”吴仙收回手,“是塔顶的‘镇魂水晶’在强行压制他们的情绪,久而久之,连本心都快被磨没了。”
“就像把活水堵成了死水。”张木匠蹲下身,看着石板缝里的泥土,干硬得像块石头,“水不流会臭,人心不动,那还能叫活着?”
书生听到这话,空洞的眼神里终于起了点波澜:“活着若要受七情六欲之苦,不如永恒地静着。城主说,这才是真正的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