沫凡晨 作品

第1103章 雪藏生机·静中见真常

凡城的第一场雪,是在子夜悄然落下的。 吴仙立于青山之巅,看雪花穿过月光,像无数细碎的银毫,轻轻落在凡城的青瓦上、田埂间、老槐树的枝桠上。没有风,雪落得极静,仿佛天地都在屏息,聆听这冬日的私语。

山脚下,药铺的窗还亮着。阿芷正借着油灯,将晒干的草药分门别类收进陶罐。窗纸上映出她呵手的影子——今年的雪来得早,寒气比往年重了几分,药铺里的驱寒药材眼看就要见底了。

“阿芷姑娘,还没睡?”窗外传来轻叩声,是住在隔壁的盲眼婆婆,手里提着一个暖炉,“老婆子煨了些姜茶,你趁热喝。”

阿芷连忙开门,扶着婆婆进屋。暖炉的热气在冷空气中腾起,混着草药的清香,竟让药铺角落几株半枯的药草微微舒展了叶片。那是从两仪墟移植来的“阴阳草”,从前总在寒热交替时枯萎,此刻却在暖炉的热气与窗外的寒气交织中,透出一丝新绿。

“婆婆您看,这草竟活了!”阿芷惊喜地指着药草。

盲眼婆婆抬手,指尖轻轻拂过草叶,笑道:“雪天里的草木,都在等一个回暖的盼头呢。就像人,冷的时候互相递杯热茶,日子就不那么难了。”

这话飘出窗外,落在雪地里,恰好被上山的吴仙听见。他望着药铺窗纸上交叠的两个身影,忽然想起两仪墟的阴阳法则——寒与暖从不是对立的仇敌,而是相互依偎的伙伴,就像此刻的雪与炉,冷与暖,缺一便少了冬日的滋味。

天蒙蒙亮时,凡城已被白雪覆盖,像裹了一层厚厚的棉絮。张木匠正带着后生们扫门前的积雪,扫帚划过雪地的“簌簌”声里,混着他洪亮的笑:“这场雪好啊!瑞雪兆丰年,明年的麦子定能丰收!”

几个黑袍修士也扛着扫帚来了,他们的黑袍在白雪映衬下,竟少了几分暗沉。为首的修士笑着打趣:“张师傅,您这新屋的木梁经得住冻吗?要不要我等用些法子护着?”

张木匠直起腰,拍了拍木梁:“不用不用!木头跟人一样,得经些风霜才结实。去年你等帮着移栽的一元木,不也在雪地里挺精神?”

众人顺着他的目光望去,凡城边缘的一元树果然枝繁叶茂,积雪压在枝头,却压不弯那透着“一与万”纹路的枝干。树底下,几个孩童正围着树干堆雪人,笑声像银铃一样在雪地里散开。

吴仙走下山时,正见阿芷背着药篓往山坳去。小姑娘裹着厚厚的棉袄,脸蛋冻得通红,却依旧脚步轻快:“先生,后山的‘雪见草’该冒芽了,我去采些回来,配着姜茶给大家驱寒。”

他跟着阿芷往山坳走,雪地里留下两串深浅不一的脚印。沿途的枯枝上挂着冰棱,阳光照在上面,折射出七彩的光,像极了因果域的丝线,却更温柔,更实在——每一道冰棱的形成,都藏着雪的重量、风的轨迹、温度的变化,是天地间最自然的因果。

“先生您看!”阿芷忽然蹲下身,指着一处被雪半掩的土坡。雪地里,几株细小的绿芽正顶着薄雪往上钻,是雪见草。草叶边缘还沾着冰晶,却透着倔强的生机,仿佛能听见它们顶开冻土的细微声响。

吴仙伸手,指尖悬在草芽上方,没有注入灵力,只是感受着那股从冻土深处涌来的暖意。那暖意很淡,却很执着,是生灭法则在寒冬里的低语——所谓“灭”,从不是终结,而是“生”的蛰伏,就像这雪见草,在雪下藏了整个秋,只为在最冷时挣出一抹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