沫凡晨 作品

第1102章 秋至藏真·大道在俗常

秋风染黄了青山的轮廓时,凡城的晒谷场上已堆起了金浪。 吴仙坐在场边的老石碾上,看张木匠带着几个后生翻晒新麦。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落在麦粒上,折射出细碎的光,竟与一元界树芯里流转的本源之光有几分相似。只是此刻的光里,多了汗水的咸涩与泥土的厚重。

“吴先生,您说这麦子也通灵性吗?”一个后生直起腰,擦着额头的汗笑道,“昨日下了场急雨,我还愁麦粒要发芽,今早一看,竟都好好的躺在谷堆里,像是自己往高处滚了滚。”

吴仙指尖拂过身旁的麦秸,秸秆上的纹路里藏着极淡的“常变”之气——不是刻意的挪动,而是麦粒顺着风雨的轨迹,自然而然找到了最安稳的角落。就像当年他在常变境领悟的,所谓“不变”,原是在万千变化中守住本真的自在。

“万物皆有灵,灵在顺势而为。”他捡起一粒饱满的麦子,放在阳光下细看,麦壳上的绒毛沾着细小的土粒,“就像你种麦时要顺时节,收割时要顺天气,它自然会顺着你的心意结果。”

后生似懂非懂地挠头,张木匠却放下木锨,望着远处道魔渊旧址的方向笑了:“先生这话说得在理。从前总觉得修仙者要呼风唤雨才厉害,如今才明白,能让麦子顺顺当当成熟,比啥神通都实在。”

吴仙望去,道魔渊的土地上,几个曾盘踞在此的黑袍修士正帮着老农们捆扎秸秆。他们的动作还有些生涩,黑袍下摆沾了不少泥点,却没人在意。其中一人弯腰时,腰间的魔器玉佩不小心滑落,落在麦地里,竟化作一只土黄色的小虫,钻进土里帮着疏松土壤,片刻后又变回玉佩,安静地躺在他掌心。

那修士自己也愣了愣,随即露出释然的笑。原来所谓魔器,本无善恶,只看握在手中时,是想索取还是想给予。

午后的晒谷场渐渐热闹起来。阿芷提着药篓来送解暑汤,见几个外来的修士正围着石碾讨论什么,声音里带着几分急切。他们是从更遥远的域界来的,听闻凡城法则圆融,特地来求吴仙指点修行瓶颈。

“前辈,晚辈卡在‘空有’境百年,始终分不清何为‘空’,何为‘有’。”为首的修士捧着一枚晶莹的玉简,“这玉简记载着上古秘法,晚辈日夜参悟,却只觉越发迷茫。”

吴仙没有看玉简,只是指着场边的石臼:“你看那石臼,中空能容五谷,是‘空’;石质坚硬能捣米,是‘有’。若只执于‘空’,它成不了石臼;若只执于‘有’,它装不下一粒米。空与有,原是一体两面,就像你手中的玉简,文字是‘有’,文字背后的道理是‘空’,离了文字悟不得理,执了文字也悟不得理。”

修士低头看着玉简,忽然将它放在石碾上,亲手碾成了粉末。粉末随风飘散,落在麦堆上,竟让几穗低垂的麦子微微挺直了些。他眼中闪过明悟:“晚辈懂了!所谓‘空有’,从不是要辨清界限,而是要明白,‘有’是‘空’的显现,‘空’是‘有’的归处,就像这麦子,结穗是‘有’,落地成种是‘空’,循环往复,本无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