沫凡晨 作品

第1069章 虚实泽·幻真相成(第2页)

雾匠深吸口气,将实融雾往虚实线外移——那薄冰竟顺着雾纹的脉络化了,雾身浸进真息时生出石纹,稳稳连成片雾帐;石匠捧着真息,往虚凝石的纹路上注去——那空穴竟随着石缝的舒展填了,石身裹着幻气时结出雾纹,密密聚成块石碑。雾帐透出的幻,刚好柔了石上的硬;石碑凝出的真,恰好固了雾里的飘。

断虚桥的"裂"合了。

月上中天时,虚实泽的"幻真台"腾起虚实交织的雾霭。

台是两族共筑的,北侧摆着虚族的雾梭,南侧放着实族的石凿。虚族的雾匠教实族少年"织雾术",说能让石落堡的石墙添些韧性;实族的石匠教虚族少女"凿石法",说能让雾隐城的雾壁更耐冲撞。有个盲眼的虚族乐师,正用一曲《幻音引》换实族的"明目石"——石能让他眼畔生出幻瞳,曲能让实族的幼崽安睡,各得其所。

但吴仙注意到泽后的"弃物坑"。

坑里堆着些"残件":有虚族散了形的废雾器,实族嫌它太过虚幻;有实族崩了角的旧石器,虚族怕它太过沉滞。可吴仙"觉"到这些残件里藏着"合"的机缘:雾器的幻性能让石器添份"灵",石器的真性能让雾器增份"稳"。

他让共在环在坑上转了圈,环光过处,残件们自己凑到一起:废雾器裹上旧石器,幻气顺着石纹渗进去,竟凝成只"虚实铃";碎了的石铃嵌进雾器的缝隙,铃音裹着雾影,长出块"测幻碑"——原来"无用",只是没找对"相成"的法。

坑边的拾荒老丈拿起虚实铃,铃身晃之能聚幻气,敲之可凝真息,还能随虚实转换音色,惊得直拍大腿。

弃物坑的"废"活了。

日头西斜时,虚实泽的"融幻坪"腾起幻气与真息交织的云气。

坪是两族共造的,北侧架着虚族的雾织机,南侧支着实族的石熔炉。虚族的雾匠教实族少年"融雾术",说能让石落堡的石梁生出雾纹;实族的石匠教虚族少女"凝石法",说能让雾隐城的雾柱更耐石击。两族的族长正为"护泽阵"争执——虚族说该以幻气为基,隐去泽形;实族说该以真息为底,固住泽脉。幻真台上的雾纹与石纹缠成死结,竟把两族插上去的测幻针、探真尺全绞成了碎末。

"这是'分'的结。"吴仙走上幻真台,共在环的光漫过台面,死结般的纹路忽然顺着石缝舒展开,在北侧分划出"聚幻区",在南侧圈出"凝真带",中间留出条"共泽道"——原来台下藏着道贯通南北的虚实暗脉,幻靠真立根,真靠幻显灵,本是同体。

他对虚族族长说:"九十年前你们的雾田遭巨石压,是谁用幻气引开了真息?"又对实族首领道:"八十年前你们的石田被浓雾缠,是谁用真息定住了幻气?"

幻真台忽然震颤,雾纹与石纹在台心汇成个"一"字。有个虚族少年摸出块刻着石纹的雾佩,实族少女掏出片嵌着雾纹的石符,佩与符合在一起,竟发出清越的共鸣——那是八百年前两族合制的"通幻符",早被当作废品埋在泽底。

幻真台下的"戾"散了。

共在环在吴仙掌心转得轻捷,光里映出更远的影:北域的"有无境"中,有族与无族正隔着有无界对立,有族的光旗凝着实有,无族的影幡沉着空无——或许,下一站该去那里看看,让"共在"的暖,也渗进那些被"名"隔了太久的地方。

共在环的光,又盛了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