沫凡晨 作品

第1059章 冰火原·寒焰同生(第2页)

断焰渠的“僵”活了。

月上中天时,冰火原的“衡焰台”腾起白汽。

台是两族共筑的,东侧摆着火族的熔焰炉,西侧架着冰族的凝冰盘。火族的熔匠教冰族少年“控焰术”,说能让冰橇在冻土上不打滑;冰族的冰师教火族少女“凝冰法”,说能让焰车在焰痕上不陷轮。有个盲眼的火族乐师,正用一曲《炽焰歌》换冰族的“明焰露”——露能让他略辨火光,歌能让冰族的幼崽暖身,各得其所。

但吴仙注意到原后的“弃物坑”。

坑里堆着些“残物”:有火族烧裂的废焰陶,冰族嫌它带着灼气;有冰族冻碎的旧冰符,火族怕它沾着寒气。可吴仙“觉”到这些残物里藏着“合”的机缘:焰陶的耐热能让冰符添份“韧”,冰符的抗寒能让焰陶增份“坚”。

他让共在环在坑上转了圈,环光过处,残物们自己凑到一起:废焰陶拼上旧冰符,焰气顺着符纹渗进去,竟凝成面“冰火盾”;碎了的冰铃嵌进焰陶的裂缝,铃音裹着焰气,长出块“测焰碑”——原来“无用”,只是没找对“相济”的法。

坑边的拾荒老丈拿起冰火盾,盾面迎焰不熔,遇冰不裂,还能随温差调节冷热,惊得直拍膝盖。

弃物坑的“废”活了。

日头西斜时,冰火原的“融焰坪”腾起冷热交织的雾。

坪是两族共造的,东侧架着火族的熔铁炉,西侧摆着冰族的制冰模。火族的铸匠教冰族少年“熔铁术”,说能让冰橇的铁轴更耐冻;冰族的冰师教火族少女“凝冰法”,说能让焰炉的冰胆更隔热。有个哑嗓的冰族画师,正用一幅《寒冰图》换火族的“清焰膏”——膏能让他略发声音,图能让火族的幼崽降温,各取所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冰火界的“融焰台”上,两族正为“控温阵”争执——火族说该往南扩,方便引焰;冰族说该向北缩,免得冰脉被灼。台面上的焰纹与冰脉缠成死结,竟把两族插上去的测焰针、探冰尺全绞成了齑粉。 “这是‘执’的结。”吴仙走上融焰台,共在环的光漫过台面,死结般的纹路忽然顺着石缝舒展开,在南侧分划出“聚焰区”,在北侧圈出“凝冰带”,中间留出条“共温道”——原来台下藏着条贯通南北的冷热暗河,火靠冰调温,冰靠焰融流,本是同源。

他对火族族长说:“二十年前你们的焰城遭冰崩,是谁用焰气熔解了冰棱?”又对冰族首领道:“十五年前你们的冰堡被焰浆围,是谁用冰脉导走了岩浆?”

融焰台忽然震颤,焰纹与冰脉在台心汇成个“和”字。有个火族少年摸出块刻着冰纹的焰玉,冰族少女掏出片嵌着焰粒的冰佩,玉与佩合在一起,竟发出温润的共鸣——那是百年前两族合制的“通焰符”,早被当作废品埋在冰焰交界处。

融焰台下的“戾”消了。

共在环在吴仙掌心转得轻快,光里映出更远的影:南疆的“毒瘴泽”中,毒族与药族正隔着毒瘴结界对峙,毒族的毒幡飘着腥气,药族的药鼎腾着药雾——或许,下一站该去那里看看,让“共在”的暖,也渗进那些被“异”隔了太久的地方。

共在环的光,又亮了些。

喜欢破苍穹问天请大家收藏:()破苍穹问天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