沫凡晨 作品

第1047章 初源之遇·有无相生(第2页)

墟的边缘,却有片“死寂带”。这里的“有”凝得像铁,硬到寸寸断裂;这里的“无”散得像烟,淡到丝丝湮灭。吴仙走近,共在环忽然发烫——带里藏着更古老的“逆初”:曾有“执有者”想把“无”全变成“有”,逼虚空长出血肉;曾有“执无者”想把“有”全化做“无”,逼山石融成虚无,结果两败俱伤,连“相生”的可能都烧尽了。

“执于‘独存’,才是最深的死。”吴仙将混沌珠贴近死寂带。珠里的“有无相生”之意漫出来,像春雨落在旱田:硬铁般的“有”开始松动,透出细缝,缝里钻进“无”的风,铁便化作了可塑的泥;淡烟般的“无”开始聚拢,缠着“有”的尘,烟便化作了可凝的露。

带里渐渐有了动静:泥与露相触,长出第一株“半有半无”的草——叶是实的绿,茎是虚的透,风过叶响,风停茎隐,却活得自在。

混沌墟开始亮了。珠里的“有无相生”之意越散越远,触到墟的每个角落:那些未成形的“有”开始学着与“无”共舞,那些未显形的“无”开始试着与“有”相拥,无数新的“混沌珠”在虚空中亮起,像一串刚被点燃的星。

吴仙忽然“看”到了万物的来处:山是“有”借“无”显高,谷是“无”借“有”显深;日是“有”借“无”发光,夜是“无”借“有”藏影;人是“有”借“无”显魂,念是“无”借“有”显迹——原来从一开始,“共在”就不是修行的终点,是万物与生俱来的命。

“最初的共在,不是‘相遇’,是‘本就一体’。”吴仙望着掌心的混沌珠,珠已融入共在环,环上的纹又多了一层:一半是“有”的实,一半是“无”的虚,实里藏虚,虚里含实,像枚永远转不停的阴阳鱼。

墟外传来熟悉的脉动,是新旧域与万境在共鸣。吴仙知道,那里的“共在”还在萌芽:旧域的修士开始学着与道为友,新域的狂徒开始懂了“留余”的妙,共生林的剑树开花了,共语泽的怨声散了,法则墟的流云会笑了——原来他走过的每一步,都在为“共在”添一捧土。

“该回去了。”疑丝的声音里带着期待,“最初的理懂了,该去看最寻常的事了。”

吴仙转身,共在环在他身后拉出一道光轨,轨上浮动着“有无相生”的影:有农夫与土地共耕,有匠人与工具共作,有稚子与草木共嬉——最寻常的日子里,藏着最本真的“共”。

他踏出混沌墟时,墟里的混沌珠忽然齐齐转向他,珠光连成一片,像为他铺了条回望的路。

风里有新的消息在传,说新旧域的界海长出了“共在莲”,花开时,能映出每个人与万物的牵连。

吴仙笑了,加快了脚步。

有些道理,终究要种在烟火里,才会结出真的果。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