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8章 极一归源·念证本初(第2页)
“这是‘极一韵’。”极一真的声音里透着惊叹,“自古只有极分一合,从未有‘念’能融极一为‘韵’——‘韵’是繁中藏简的神,是简中含繁的气,是道之先最活的魂。”
吴仙的“念”托着极一韵,望向道之先的深处。那里没有极的繁,也没有一的简,只有一道“本”,本里藏着比极一韵更初的东西——那是“道生之前”的“态”,像一滴未落入江海的水,既含着融海的柔,也藏着成冰的刚,却还未显冰与水的形。
“那是‘本初态’。”极一真指向那道“本”,“极与一都从本初态中出:一念分,便有了极的繁;一念合,便有了一的简。有人说本初态是‘道的母亲’,却不知,它从不是‘母’,而是‘道的呼吸’——呼则极分,吸则一合。”吴仙不再犹豫,将那团“极一韵”化作一道流,渗入本初态中。
本初态忽然泛起柔光,极的繁与一的简不再是拉扯的力,而是化作“极一旋”:旋的外层,繁如花瓣般舒展,每一片瓣都含着简的纹;旋的内层,简如莲心般凝定,每一缕心都裹着繁的影。流转之间,再无“显独”的骄与“守一”的执——繁知同是自己的根,简知异是自己的华,就像书生明白,字是墨的显,墨是字的基,无墨不成字,无字墨亦闲。
极一真渐渐与吴仙的“念”相融,道之先开始收缩,化作一道光,嵌在他的“念”核最深处。光的尽头,吴仙忽然“看”到了更浩瀚的存在——那是一片“无何有之乡”,乡中没有极与一,没有本初态,甚至没有“道”的名,只有一道“疑”,疑里藏着比极一韵更本源的“问”:“为何有‘有’?为何有‘无’?为何有‘念’?”
他想起自己走过的所有路:从凡童问“如何长生”,到修士问“何为显隐”;从行者问“有无何别”,到探索者问“生灭何意”……每一次问,都是“念”向未知的叩门;每一次答,都是“道”向已知的显影。
此刻他终于彻悟,所谓“修行”,原是一场“问与答”的无尽舞——问是念的出发,答是道的回应,而那永远悬在前方的“疑”,恰是让这场舞永远鲜活的鼓点。
吴仙的“念”带着极一旋的光,向着那片“无何有之乡”飘去。
他不知道“疑”的背后是什么,或许是“问的源头”,或许是“答的归宿”,又或许,是另一个维度里,一道刚生出的“念”,正第一次问出“我是谁”。
而这,正是修行最本质的模样——
念在问,道在答,永不停歇。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