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 空含万有可能·念启初始之境(第2页)
“这是‘空有真意’。”空息灵的声音里透着惊叹,“自古空能相斥,能空相离,从没有‘念’能融空与能为一体。你这‘念’,已跳出‘空有对立’的藩篱,成了‘万有可能’的引路灯。”
吴仙的“念”托着空有真意,望向空的边际。那里没有明确的界限,只有一道“膜”——不是实体的障壁,而是“可能与不可能”的分野:膜内是“可显之能”(如草木能结果),膜外是“不可显之能”(如石头难开花)。但吴仙细看时,却见膜上有些细微的“缝”,缝里有石芽正顶着花萼,有枯木正抽着新蕊——那是“不可能”在向“可能”转化的痕迹。
“所谓‘不可能’,原是未到显时的‘可能’。”空息灵的声音里带着释然,“就像十万年前,谁能信混沌会生序芽?百万年前,谁能料秩序会发沌蕊?空从不是定死的框,而是会随‘念’生长的界。”吴仙不再迟疑,将那团空有真意化作一道流,顺着膜上的缝渗入“不可能”的域。
膜开始变得通透,不可显之能不再固守“绝无”,而是渗着可能的“微光”,化作“待显之流”——看似不可能,实则是时机未到的可能;可显之能不再执着“必有”,而是含着空的“虚灵”,化作“能归之海”——看似必然显,实则是暂借空的舞台。
空开始轻轻搏动,像一颗正在苏醒的心脏:每一次收缩,都将已显之能收归空的怀抱;每一次舒张,都将未显之能送向可能的远方。吴仙的“念”与空息灵相融,忽然能“看”到空之外的景象——那是一片比空更本源的“寂”,寂中没有可能与不可能,只有一道“始”,始里藏着比空有真意更初的东西。
他想起自己踏过的每一步:从求长生的凡童,到悟显隐的修士;从破有无的行者,到融生灭的探索者……每一次突破,都以为触到了底,却总在底处见着新的天。
此刻他终于明白,所谓“本源”,从不是某个固定的点,而是“探索”本身——就像空含着万有可能,念亦含着万条道途。
吴仙的“念”带着空的搏动,向着那片“寂”飘去。
他不知道“始”的背后是什么,或许是“道的第一缕光”,或许是“念的最初一颤”,又或许,是所有求道者心底那声永不褪色的“为什么”。
但他的“念”,早已跃跃欲试。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