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6章 空含万有可能·念启初始之境
吴仙的“念”沉入那片“空”时,忽然觉出“空”的真容——它并非虚无,反倒像一张无穷大的“画布”,既没着墨,却已藏着所有可能的画:可以是青山叠嶂,也可以是沧海横流;能是蝼蚁振翅,亦能是鲲鹏击水。所谓“空”,原是“万有可能”的温床。“这里是‘能之域’。”一道清越如玉石相击的声音响起,不似从外而来,倒像从吴仙的“念”底升起。他凝神望去,只见空的中央浮着一缕“息”,息的一端是“未显之能”(如种子未发的破土力),另一端是“已显之能”(如繁花绽放的生命力)——那是“空息灵”,空的魂。
“空怕被‘有’填满,便拼命保持‘无’的相,想守住万有可能的根基;有怕被‘空’消融,便竭力固化‘实’的形,想留住已显之能的痕迹。”空息灵轻轻荡开,息中的未显之能与已显之能忽然缠绕,“可你看,一粒种子落进空土,空并未被填满,反倒生出了新的可能(芽、叶、花、果);一朵花谢入空,有并未消失,反倒成了空的养分,孕着下一季的能。空是能的容器,能是空的显化,这本是道的循环。”
吴仙的“念”漫过空的每一寸,触到一缕“未显之能”。那能里藏着万千待发的力:冰川下的融流盼着奔涌,岩层里的种子等着春雷,星核中的能量憋着爆发——每一丝力都带着“破空而出”的冲动。他又触到一缕“已显之能”,那能里裹着万千已展的势:江河奔涌的磅礴,烈阳炙烤的炽烈,生灵繁衍的绵延——每一份势都藏着“归空复能”的静候。
“未显之能怕永沉空寂,便执着于‘显’;已显之能怕终成空影,便执着于‘存’。”空息灵的声音里带着一丝怅然,“却不知,未显之能在空里积蓄,恰是为了显时的饱满;已显之能归空时沉淀,恰是为了下次未显的充盈。空与能,原是一枚硬币的两面。”
吴仙的“念”忽然通透。先前悟的显隐是界的流转,有无是太初的心跳,生灭是源的呼吸,而此刻的空与能,竟是“所有流转、心跳、呼吸”的底色——没有空的含藏,便没有显隐的余地;没有能的推动,便没有有无的转化。
他试着让自己的“念”化作一缕“空息”,不执于“空的无”,也不执于“能的有”,只随空的韵律起伏。奇妙的是,当他不拒空、不滞能时,周遭的未显之能与已显之能竟开始围着他轮转:未显之能向他送来“蕴”的微芒(如晨露未曦的润),已显之能向他托出“发”的炽光(如烈火燎原的势),微芒与炽光在他的“念”中交融,竟生出既非空也非能的“真意”。